北师大南湖附校开展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系列活动

发布日期:2025-01-07 09:29 信息来源:区教育体育局

魅力嘉兴  旅行攻略——庆丰路校区三年级语数跨学科项目化学习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指出:各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为纲呈现课程目标,以主题、项目或活动组织课程内容,强化学科实践和跨学科实践,驱动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深层变革。北师大南湖附校庆丰路校区三年级语数学科积极引导学生在跨学科项目化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数学习和运用领域,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项目提出:嘉兴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也是一座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作为生活在嘉兴这片红色土地上的孩子将担任小导游,通过多形式学习与探究,设计旅游线路和行程安排,撰写推荐线路的景点解说词,并对驾车费用、门票、餐费、公共交通等费用进行预算,最终形成“魅力嘉兴”旅行攻略手册。为人们提供性价比高的、多主题的嘉兴旅游线路。从而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并在实践中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树立正确消费观,培养财商思维。

驱动问题:学生围绕“如何为嘉兴做一份性价比高的旅行攻略?”这一核心驱动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调查和探究,并根据以下四个子问题开展活动。子问题:1.旅行预算包括哪些?怎样做预算才算是“精打细算”?2.如何从旅游者角度规划时间,让旅游行程更合理?3.景点攻略包括哪些要素,怎样撰写更吸引人?4.怎样设计出适合不同受众的“魅力嘉兴游”攻略手册?

探究过程:

(一)最美嘉兴我来看。活动伊始,班主任老师们通过《魅力嘉兴介绍》这一课例,与同学们一起了解嘉兴人文、自然之美,明确了本次项目的主要任务,提出了几个关键性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何做出一份性价比高的旅行攻略;并根据项目进度表,制定小组计划,确定人员分工。

(二)行程计划我来定。利用周末时间,同学们进行了资料搜集与整理,筛选需要的景点信息,确定线路,讨论路途用时,景点游览用时,餐饮时间,科学合理地规划行程,制作行程安排。运用路程、速度、时间计算行程中的油费,了解各个景点的美食、门票、停车费、公共交通费用等的基础上,用所学数学相关知识,按照“玩得开心又节省”原则预算行程费用。

(三)最美嘉兴我来赞。对于选中的景点,同学们还需要撰写景点介绍。语文老师结合语文教材中单元习作的要求,为学生的习作提供相应支架材料,并进行及时指导。完成景点撰写后,小组内形成初步成果展,并对照成果评价量规,进一步完善小组成果。

(四)旅行攻略看嘉兴。活动的尾声是学生们对于旅游攻略的分享介绍和再美化。在互动讨论、互相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学生们感受到了嘉兴的魅力,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感受到了语文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在我校项目化学习成果展中,三年级五位学生代表向全校师生汇报本次项目化的学习成果,展现了三年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无限想象力、创造力。

三年级语数组立足单元整体设计项目化学习活动,植根于教材,源于真实的实践活动,所获得的成效也是显著的。整个项目化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在核心任务中驱动,在层级挑战中进阶,在全程评价中反思,拥有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再用学习的知识来合作、实践、分享,让学科项目化学习的收获不止于知识!

有声有色讲神话——神话故事阅读之旅庆丰路四年级语文组整书阅读测评活动

神话故事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和价值观,还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庆丰路校区四年级语文组根据第四单元主题学习内容,开展了“有声有色讲神话——神话故事阅读之旅”素养测评学习活动。

整书阅读有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阅读前组内语文老师便制定了阅读计划表,有计划地安排阅读任务。为了更好地督促同学们坚持阅读,寻求家校合力,让孩子爸妈帮忙督促,在计划表上打五角星给孩子进行评价。

阅读过程有批注。批注式阅读是本学期学习到的一个阅读方法。学以致用,行以致远。这些是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作的批注单,使得他们对神话故事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神话阅读评人物。神话故事有神奇的想象,在阅读过程中,大部分同学也有了自己喜欢、崇拜的神话人物,不少同学心灵手巧,制作成一张张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神话人物介绍卡,并在课堂上做了分享。听了这些同学的分享,孩子们对神话人物有了更深的印象。

神话故事趣分享。神话故事阅读结束后,同学们还在班级举办“神话故事分享会”。台上同学声情并茂地讲述自己最喜欢的神话故事,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优秀作文入册集。读完神话故事书后,同学们仍意犹未尽,老师便结合习作评价单,布置《我与___过一天》这篇想象作文。这些从每个班级挑选出的优秀作文集,供大家传阅欣赏。

通过讲述神话故事,增强了学生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后代了解和继承前辈的智慧和精神。这次活动激发了学生阅读神话、探究神话的兴趣,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融进学生的血脉之中,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内驱力,促进了学生文字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等核心素养的提升。

魔力图书角 秀出新思维——四年级数学组项目化学习

在北师大南湖附校的每个教室都有一个图书角,通过观察、访问,发现图书角借阅人数寥寥无几,无法吸引同学们去阅读。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让图书角在孩子的眼里充满吸引力,让孩子们在好书中汲取养分,开拓视野,不断成长!四年级的数学老师们提出了“魔力图书角”的项目化学习方案。

“魔力图书角”的项目共分三个板块来具体实施,分别为好书我来“荐”、好书我来“购”、好书我来“编”。

好书我来“荐”。在好书推荐中学会设计制作好书推荐卡,好书介绍及推荐理由的表达等。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在这个板块,同学们具体开展了四个活动:1.调查同学班级图书借阅的次数,发现本班图书角的不足之处。2.提出创建具有“魔力”的图书角的任务。3.进行班级图书目录的整理,学生献策金点子。4.每人带2-3本自己看过的好书,完成“好书推荐卡”。

好书我来“购”。在开展本版块的活动前,数学老师先要上好支架课《购物中的学问》,我们了解购物中的各种优惠政策,有“打折”、“满减”、“买几送几”等等。在小组分工合作交流中,我们对要购的新书进行了购书方案的设计。本版块目标是在购物中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了解购物中各种优惠政策。知道“半价”、“对折”、“买四送一”、满减等各种优惠的计算方法。

好书我来“编”。本板块活动前,教师要上好支架课《编码》,了解编码的广泛应用,理解编码中的规则和方法,利用编码解决实际问题。然后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探究并确定各个班级的班级图书角中图书编码的规则,根据规则重新对班级所有图书进行编码。通过本次项目化活动,同学们也都有了很多不一样的收获和感悟。我们欣喜地看到每位同学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人能力与团队意识,以及为完成某一任务所作出的努力。

探寻自然之歌  制作自然图鉴——二年级语文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活动

大自然里有数不尽的奇妙植物和神奇动物,就像汉字王国里有很多有趣的知识一样。在本学期第二单元的学习中,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边在儿歌中识字,一边认识了很多有趣的动植物,同时也掌握了很多形声字的规律,例如:木字旁的字大多和树木有关。

结合本学期科学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各班科学老师向学生介绍的记录自然观察的科学方法,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校园,观察、触摸、了解自然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二年级的孩子们拿着小铲子逛遍了学校的百草园和百果园。

通过几次校园之旅,孩子们明白,光观察还不够,还要试着把看到的、听到的、摸到地记录下来才可以。有时候遇到问题还需要向大人求助,或者上网查找一些补充资料。基于此,学生们用画笔细致地描绘生机勃勃的植物、活泼有趣的动物,还用生动的语言编写了儿歌,记录下大自然的色彩和气息,并在班级中进行分享。

在班级里交流讨论之后,聚焦到自己感兴趣的观察对象上,通过持续地观察和记录,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自然图鉴。每一本自然图鉴书中记录的不仅仅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和文字,更是孩子们与自然亲密对话的珍贵记录。同学们在班级里分享之后,老师们把每个人的自然图鉴装订成册,做成了属于班级的百科全书。

回顾本次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之旅,学生用善于发现的眼睛,用感悟的心灵,去点燃创作的热情,既提高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又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撰稿:张薛怡、邱荣成、赵诚、王昕 终审:刘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