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下午,位于联丰村王祥里的木火拾遗工作室内,南湖区文化特派员张老师正在全神贯注地制作“哪吒”主题系列葫芦烙画。烙铁为笔、葫芦为纸,轻巧勾勒间,精致细腻的图案被烙烫而上,再加之渲染上色,灵巧生动的“哪吒”形象在张闻妤手中“栩栩如生”。
“春节期间我和家人去看了《哪吒之魔童闹海》,看到里面的人物形象很饱满,画面视觉冲击力很强,我就想能不能用自己擅长的葫芦烙画,绘制哪吒形象,和大家一起欣赏。”张老师说。
为了更好呈现“哪吒”形象,张老师还根据烙画的特点进行构思、设计,“在葫芦上烙画看似简单,实则不然。手上技术要到位,要突出图案的层次感和立体感,特别是勾勒人物时,要更加注重线条,要更加仔细,时间也更长一点。”
在张老师的葫芦烙画工作室里,从几案到墙上,摆放、悬挂着几十个葫芦,创作素材既有传统文化“福禄寿”,也有“浙风十礼”,小巧玲珑,十分吸睛。
“传统的非遗葫芦烙画也要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创新,注入新潮元素。希望通过制作这样一个国漫IP形象的非遗手工艺品,为中国电影的崛起点赞。”张老师表示,接下来她会创作哪吒全系列人物版葫芦烙画,并举办相关研学活动,带领村民和游客领略非遗技艺的同时,也为乡村增添新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