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南湖区科技人才服务中心

周明

发布日期:2025-04-10 15:11 信息来源:南湖区编办

单位名称嘉兴市南湖区科技人才服务中心法定代表人周明
住所  浙江省嘉兴市凌公塘路1260号南湖区行政中心1267室
开办资金(万元)5.00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0.17期末数(万元)0.18
宗旨和业务范围根据区科技人才服务领导小组工作部署,制定全区科技人才服务工作计划。指导、协调镇、街道、园区做好科技人才服务工作。承担科技创新发展总体规划、产业政策、制度创新等重大问题研究,为推进全区科技创新发展工作提供决策参考。承担科技创新发展合作交流工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402765208743R举办单位嘉兴市南湖区科学技术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科技人才服务中心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认真贯彻省、市“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求,紧紧围绕“两大主平台”建设,聚力提升科创平台、科创企业、科创人才三大支撑力量。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在4.35%以上,长期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创新指数进入全省前列。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积极提升企业研发投入指标,加强企业梯度培育,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与各级项目申报。1-12月完成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49.8亿元,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5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246家,新认定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7家(省重点企业研究院申1家,省企业研究院4家,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2家),2024年中央引导地方发展资金项目立项2项,2025年“尖兵领雁+X”项目立项3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占规上工业企业比重保持全市第一。二是科创平台质效不断跃升。亚太路科创带全面起势,甪里未来健康城、携李知识湖区、梅花洲科创新城迅速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增至3家,浙江清华长三院挂牌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浙江),加快推动建设高等模式动物研究中心,作为主要承担单位之一的嘉兴省级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试点被浙江省创新深化专题组办公室评为2024年优秀试点;清华柔电院入选全省首批高价值专利培育基地;南湖实验室"有形"生物钟研究上榜"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推出GPAS病原智能解析系统,实现了对病原体的快速识别,也为未知病原体鉴定提供了全新范式;南湖研究院发布国内首个类脑医疗大模型--“脑启-素问”,在中文医疗模型评估(CMB-Exam)中排名第一。三是科技合作及成果转化不断突破。科技成果加快产出,全年入选省级重大科技成果1项,市级重大科技成果5项。打造南湖科创路演品牌,今年已举办南湖区微电子领域攻关项目“揭榜挂帅”活动、2024科创南湖·集成电路项目路演活动及省级双创大赛等院企对接、路演活动共15场,路演项目超百个,签约29个。南湖区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按实运作,今年新增“揭榜挂帅”企业关键技术榜单66个,总金额3349万元,揭榜38个,总金额2485万元,新增技术交易额39.5亿元。四是“投贷保”联动科创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印发《南湖区“投贷保”联动支持科技创新管理办法(试行)》,构建见投即贷、见投即保、见贷即保等模式,打通股权投资、银行贷款与保险保障之间壁垒。总规模10亿元的南湖科创股权投资基金与嘉兴银行等4家银行机构、太平科技保险嘉兴中支等2家保险机构进行合作签约,截至目前,基金已投资嘉兴长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三个科创项目及一个子基金。兑现禾润电子等20家企业科技贷款贴息119.5万元。“强化‘贷、保、投’联动全面丰富科创企业金融要素供给”入选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典型案例。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全区企业研发投入增幅放缓。规上工业研发费增速受闻泰通讯、东方特钢、加西贝拉、卫星化学等头部大型企业影响较大,全年全区研发增速较低。二是主导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支撑不够。全区存量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大多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食品、环保等产业领域,且以检验检测平台为主,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生命健康、新材料等优势产业领域的小试中试、公共实验室等平台布局不足。科研院所中目前仅有柔电院的柔性微系统全流程制造中试线开展了市场化的对外服务,其余院所上架浙江省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平台的仪器实际的对外开放共享率较低。三是孵化器承载能力不强,全链条服务能力欠缺。部分孵化器仍以房租物业收入为主,对于初创企业的融资、资源对接、品牌推广等方面帮助较少;孵化运营机构缺乏项目筛选、投资和退出能力,服务质量不高、同质化现象严重,提供的服务种类较少且较为基础,难以真正为初创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四、下一步打算一是开展教科人协同创新专项行动。加快构建全域孵化体系,探索建立院企双聘机制,健全产业学院人才培养体系,加快推进硕博培养基地建设,谋深做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支持科创平台与高校共建产教融合平台,做大做强"研究院经济"。二是开展成果转化专项行动。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高效运行区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组建百名技术经纪人队伍。开展浙江省创新创业大赛行业决赛、第三届青创杯创新创业大赛、国际柔性电子技术大会暨院企银企对接柔电院专场活动等。绘制企业精准画像,挖掘发布企业技术需求,建立南湖科技成果数据库。三是开展企业研发能力提升行动。为企业精准把脉,实施相应的扶持举措,持续推进企业梯度培育,进一步壮大科技型企业队伍。优化"上规、上新、上市"进阶路径,充实创新型中小企业到领航企业五级梯度培育库,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70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继续领跑全市,不断壮大深耕南湖的根企业、锚企业队伍。更加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开展"规上高新化、高企规模化"专项行动,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将企业梯度培育和研发机构能级提升同步考量。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