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嘉兴市南湖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赵秀苇 |
住所 | 浙江省嘉兴市凌公塘路1260号南湖区行政中心 |
开办资金(万元) | 7.00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7 | 期末数(万元) | 7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贯彻执行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精神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落实全区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承担对全区各镇(街道)、各部门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工作,培育、总结和推广精神文明建设经验。承担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组织、协调、检查、指导工作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402753960997Y | 举办单位 | 中共嘉兴市南湖区委宣传部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在南湖区委宣传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聚焦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以培育精神文明建设领域“揭榜挂帅”项目为抓手,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大力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打造精神文明高地”第一批共富省级试点顺利收官,高分创成第五批浙江省文明县(市、区),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焕发新生机,“文明南湖”目标愿景可感可及。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文明培育春风化雨,汇聚向上向善精神力量一是“好人之城”引领向善之风。把准“身边好人”等典型选树工作新形势,规范并优化宣传选树项目,评选一季度“南湖好人”7人,入选“嘉兴好人”2人、“浙江好人”1人。强化榜样教育力量,组织“首善南湖·身边好人寻访团”走访活动7期,邀请道德典型进校园开展“开学第一课”等活动20余场次,推出3条道德典型研学精品线并编制《南湖区道德典型研学地图》,广泛开展“红船旁的有信少年”道德典型研学活动,全域营造崇德向善浓厚氛围。二是“南湖守约”厚植诚信之本。深化“嘉禾有信·南湖守约”诚信文化品牌建设,实施“嘉禾有信”诚信文化建设示范点年度提升行动,表彰诚信示范商户10家。突出正面引导,联合推选2022-2023年度南湖区“诚信民营企业”50家、诚信工商户30家;以“说说诚九条”为主题打造《嘉禾有信·诚信满城》宣讲节目,受邀参加《小新说事》20年系列活动。强化反面警示,在“南湖发布”政务号开设“诚信红黑榜”专题,曝光问题餐饮单位30余家。《南湖区加强诚信品牌建设引领社会文明风尚》获省委办公厅《浙江信息》录用。三是“红船少年”激扬有信力量。“校内+校外”联动开展“红船旁的有信少年”主题实践,举办南湖区第一届青少年诗词大赛并获浙江少儿频道点赞,原创大型儿童戏剧《红船·星河》作为“戏剧中国”2024年度优秀剧目亮相北京,“红船精神进校园”入选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典型案例,“起点红”青少年红色教育评价体系入列全市创建全国儿童友好城市重点工作清单,南湖学子莫景铄获评2024年浙江省“新时代好少年”。创新打造“春泥计划”升级版,推出全新县域青少年实践品牌“禾泥有约”,累计举办“红船旁的有信少年”夏令营、“文化特派”课堂、道德典型研学等暑期“春泥计划”活动1700余场,参与青少年逾5.4万人次。二、文明实践走深走实,擦亮“首善南湖”有礼名片一是有礼实践全域深化。实施“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工程,高标准打造文明实践示范综合体2个,构建环南湖文明实践服务圈。项目化推进“浙江有礼·首善南湖”区域文明新实践品牌建设,“红船上的草鞋”——嘉兴牵手若尔盖青少年红色教育项目获首届省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大赛金奖,“文明实践夜校”项目入选“浙江有礼”省域文明新实践为民办实事项目并获新华网、中国文明网报道,童谣作品《红色的光》在全省集中分享活动中获“最佳风采奖”。二是有礼风尚可感可及。深入实施文明素养提升行动,推出“15天文明达人挑战赛”;启动“文明餐桌公筷公勺”专项行动,成立“文明用餐‘筷’乐有礼”宣讲团;设立“文明交通安全出行”主题宣传月,联合设计推出主题外卖配送单、取件码贴纸等,针对“一老一小”重点群体开展宣教活动30余场。紧扣“浙风十礼”核心要义拍摄南湖区城市文明形象宣传片《我们一起,给了南湖文明温度》,营造人人学礼践礼、处处见礼展礼生动场景。三是志愿服务精准触达。深化全省首批“光明影院”公益助残项目试点,建立“2+20”家线下“光明影厅”,试点做法在全市推广,相关经验在第二期全国文明实践工作专题培训班上作专题交流并获中宣部文明实践局肯定。全域开展“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350余场次,惠及群众2.9万余人次,擦亮“红色志愿之城”金名片。三、文明创建稳中求进,书写共建共享惠民答卷一是布好机制建设“一盘棋”。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实地督导文明城市创建、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26次。组织召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委员训练营”,学习贯彻《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方案》(中宣发〔2023〕19号)精神,坚持“为民靠民惠民”原则,推动群众共享文明创建成果。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要求,实地指导各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礼堂(文化家园)做好“滥挂牌”专项整治相关工作40余次。二是拉紧系列创建“进度条”。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牵引,巩固浙江省文明区创建成果,统筹推进“五大创建”,省级文明镇创成率达100%。组织新一轮争创单位开展集中汇报展示活动2场,实地指导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单位创建工作41家次,完成2024年全国文明城市实地考察测评社区、村、农贸市场、公园等点位报送工作。三是扮靓“三微”工程“风景线”。一体推进文明城市创建与城市精细化管理,聚焦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落后、公共空间不足、生活环境欠佳等痛点,以“小财力、办大事”,打造“微创意育民”项目8个、“微改造利民”项目35个、“微配套便民”项目23个,累计投资970.5万元。通过打造创意楼道、改造健身场地、搭建便民凉亭等细微之处的改善,推动家门口“小变化”撬动居民“大幸福”。相关做法获《精神文明导刊(2024年第9期)》录用。四、城乡文明美美与共,绘就精神共富美好画卷一是基层阵地提质增效。高水平推进农村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夯基提效,4家阵地进行数字化改造,14家建立“礼堂合伙人”等多元运作模式,18家推广活动预约制、延时开放制、错峰开放制,实现供需精准匹配。持续打造“喝早茶·灵市面”“礼堂夜校”“礼堂U学”“礼堂学礼”等礼堂文化创新品牌,联动舟山市定海区开展“约定海边·行舟南湖”两区文化礼堂结对走亲。举办南湖区首届文化礼堂“村K”季活动,吸引近200组村民选手参与,掀起礼赞乡村新热潮。8家文化礼堂获评2024年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特色创新项目,余新镇长秦村村歌《我的小小村庄》获全省农村文化礼堂村歌大赛二等奖。二是文化特派走深走实。深化文化特派员制度,驻新丰镇净相村省级文化特派员余雯雯谋划实施“净相槜李礼尚往来”文化浸润乡村振兴项目,力争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槜李文化村”文旅品牌,围绕该项目创作的小品《槜美情深》获2024年全省农村文化礼堂“我要上村晚”喜剧小品大赛一等奖。市、区两级文化特派员有序推进永红村“花开永红”艺术空间农文旅融合项目、联丰村“王祥里音乐艺术村”等27个文化项目,打造“一村一品”特色IP。三是移风易俗倡树新风。完善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季度活动报送机制,指导各村、社区开展道德评议、红白事评议等活动100余场。开设“强国复兴有我”移风易俗主题活动专题,结合春节、清明节等重要时点发出文明过节倡议。举办“清风传家·德润南湖”勤廉家风微宣讲大赛,讲好新时代家风家训传承故事。举办“情定南湖传承华韵”520集体婚礼,发起“一张金婚照”文明实践项目,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汇聚公益力量,大力弘扬新型婚育文化。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全域文明入心践行的有效招数还不够多。公民道德建设、文明好习惯养成、移风易俗等工作“零打碎敲”多,“系统推进”少,乡风文明建设品牌知名度和辨识度仍显不足。典型人物事迹选树渠道有局限、主动性不强,先进典型示范引领成效有限,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还不够浓厚。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等阵地使用效能不高,缺乏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共享,文化服务和活动仍以“下沉式”“单向式”居多,群众吸引力不足。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是“微”字着眼,践行“利民惠民”宗旨。立足城乡融合发展背景,持续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和省文明区创建成果,有效结合城市精细化管理,继续深化培育“三微”工程精品项目,努力实现从“问需于民”到“问效于民”,变“单向灌输”为“双向奔赴”,转变“剃头挑子一头热”现象,让居民真正参与到项目实施、工作开展中,着力培养“主人翁、建设者”意识,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典”字着笔,书写“引领示范”文章。更加聚焦典型培育工作的时代性、长远性、多样性,完善横跨各领域、纵跨各年龄的先进典型联推联培机制。指导鼓励各镇、街道,各部门条线积极主动为先进典型成长提供“土壤”,当好“伯乐”。继续发挥好人寻访团“探宝聚才”作用,探索领导联系典型、蹲点调研等挖掘线索途径,链接社会团体、公共服务等各类资源,培育有主题、有特色的“身边好人游线”“道德典型研学路线”等最美风景线,完善道德典型关爱礼遇机制,鼓励群众崇德向善、积极行善。三是“村”字着手,擘画“精神共富”图景。推进农村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夯基提效,探索“礼堂合伙人”“礼堂联盟”等多元运作模式,积极引入市场主体、社会组织等参与管理运营,打造“一堂一品”。联动推进“村晚”“村K”“村BA”等群众性文体活动,结合举办乡村市集、民俗表演、非遗展览,广泛吸引村民参与,打造出圈爆款的乡村文化品牌。聚力抓好省市区三级文化特派员队伍建设,以月度跟进、季度交流为抓手,加强交流协作、管理培训、服务保障,合力推动文化特派员项目落地落实。启动《村闻联播》融媒体节目,引导文化特派员成为礼堂代言人、乡村推介官,立体展示文化礼堂及文化特派员工作成效。四是“效”字着力,擦亮“首善南湖”名片。深化“浙江有礼·首善南湖”区域文明新实践,以揭榜挂帅、项目路演为抓手,培育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品项目,实施一批“浙江有礼”为民办实事项目,推广“文明实践夜校”模式。扩大“光明影院”公益助残项目试点成效,建立“预算资金保障一点、专项基金资助一点、社会力量支持一点”保障机制,全面提升项目惠民水平。打响“红船旁的有信少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品牌,大力培养“有信仰、有信心、讲诚信”的红船少年。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4月,按照区委编办关于《南湖区机构改革人员转隶工作有关意见》和《关于调整中共嘉兴市南湖区委宣传部职责机构编制的通知》(南编〔2024〕7号),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志愿服务工作有关职责划转至区委社工部,同时划转机构所对应的转隶人员1名(周明)。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南湖区获评第五批浙江省文明县(市、区)2.在第二期全国文明实践工作专题培训班上以《光影有声文明无碍将“文化盲道”铺向基层“最后一公里”》为题作经验交流3.“文明实践夜校”项目入选“浙江有礼”省域文明新实践中为民办实事项目(第三批)4.“红船精神进校园”入选浙江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典型案例5.“红船上的草鞋”——嘉兴牵手若尔盖青少年红色教育文明实践项目获评首届浙江省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大赛金奖6.原创作品《红色的光》在2024年浙江省“我和我的有礼故事”集中展演活动中获“最佳风采奖”7.南湖区8家文化礼堂入选2024年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特色创新项目8.净相村文化礼堂选送小品《槜美情深》获2024年浙江省“我要上村晚”喜剧小品大赛一等奖,余新镇长秦村村歌《我的小小村庄》获2024年浙江省“我要上村晚”村歌大赛二等奖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