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2550831/2025-185764 | 公开分类 | |
发布单位 | 区经信商务局 | 发布日期 | 2025-04-11 |
文 号 | 主题词 |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建强主城区,提升首位度”,聚焦“亚太路科创带和城市创新区”两大主平台建设,以企业主体、以项目为王,坚持产业和创新联动、不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主要指标情况
(一)规上工业增加值:2024年1-12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0%,列全市第2。
(二)制造业投资:2024年1-12月制造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完成92.70亿元、51.16亿元,分别增长18.6%、31.3%,增速均位居全市第1。
(三)实际利用外资和招大引强:2024年1-12月我区实际利用外资28827万美元,列全市第6;同比增长8.5%,列全市第1。2024年累计完成招大引强项目21个,完成率116.7%。
(四)外贸出口:2024年1-12月我区出口401.42亿元,同比增长16.1%,增速列全市第3。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月,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79.68亿元,下降4.3%,排名全市第9。1-12月,全区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9.3亿元,下降10.1%,排名全市第9。
二、重点工作情况
(一)聚焦新质,稳进发展工业经济
1、产业建设向“新”发展。一是推进省级智能物联产业集群协同区建设,招引落地九识智能、知行汽车等一批无人车项目,无人车上路集中授牌应用获交通运输部第二批智能交通先导试点。二是开辟产业新赛道,抢滩人工智能产业和低空经济。依托乌镇峰会举办人工智能产业链专场对接会,强化院地合作成立南湖学院人工智能现代产业(人才)学院、与重庆理工大学共建人工智能数据研究院。加快建设无人机产业园和对接20个以上低空经济重点项目。探索发展都市型工业,重点推进新嘉章基浜地块、南湖新区电商6号园等9个重点地块,12月26日举办南湖区都市经济(上海)推介会。三是拓新产业空间,新增省级小微企业园2个,嘉科生命科学园、嘉科电子信息园双双晋位五星、四星级。以工业有机更新腾退低效用地2125.76亩、改造提升759.92亩。
2、制造业项目向“快”推进。实施制造业项目推进专项行动,聚焦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保障制造业项目建设,全年组织工业项目联审会14场共准入项目63个;推动出让工业用地31宗面积1851亩,再创历史新高;紧盯牢开工入库项目关键环,推进新开工项目56个,其中供地项目31个。
3、“专精特新”培育向“优”提升。实现企业发展更优,实施企业扶优扶强行动,新认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9家、重点“小巨人”3家,新增数量均列全市第1,目前全区共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33家,其中重点“小巨人”6家,总数、占规上工业企业比重连续3年稳居全市第1。推动首创产品更强。聚焦智能装备、数控机床等重点领域,攻关一批首台(套)项目,今年新认定国内首台套1项、省内首台套3项;国内、省级首批次新材料各1家(脉通智造、荣泰科技);累计培育工企、蓝鸽、易迪希、嘉赛等省首版次软件4家,数量列全市第1。
(二)聚焦创新,提质发展数字经济
1、数字产业化向“高”跃升。深化微电子产业平台建设,综合评价连续两年列全省第5,获评半导体IC风云榜年度最佳集成电路园区奖,功率半导体产业入列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引进知行汽车、仙途智能装备、九识智能科技、希尔半导体、鸿腾数字等65个数字经济项目,推动湖纳电子、华嘉达电缆项目开工入库,斯达微电子等项目投产,南湖区数字经济综合水平连续5年居全省前列、两化融合指数连续七年列全省一类地区,成功入列省级两业融合试点区域。
2、产业数字化向“质”迈进。升级“两化”改造,全年实施“两化”改造项目269项,连续三季全市“两化”赛马激励得分第一。创新“链式推广”模式,加快细分行业数字化改造,以加西贝拉为链主的压缩机械制造为重点,形成“8+15”应用场景清单,行业改造率100%。梯度培育“两化”改造标杆,累计培育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3家、省级未来工厂1家、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7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0家,全市“两化”改造“双示范”企业6家。
3、数据价值化向“融”提效。夯实数字基建,推进“多杆合一”,累计推动建成开通5G基2895个,攻坚疑难站点49个,建成全区首个5G数字特型塔。累计培育省级制造业云上企业7家、省信息消费体验中心1家。激活数据价值,推动DCMM贯标,卫星、易迪希等5家企业获评省级DCMM贯标试点企业,累计培育省首席数据官试点企业2家、省级大数据应用示范企业4家。易迪希、嘉数公司2家企业入选首批省级浙江数商,数量列全市第1。
(三)聚焦高水平,稳步发展对外开放
1、招商引资向“深”发力。一是强化外出招商,今年推动赴德国、意大利、西班牙、香港、深圳等国内外招商951次,洽谈项目764余个、签约项目159个,总投资476亿元。二是强化“一体化”驻点招商,发挥北京“南湖之窗”、上海智立方等科创飞地平台作用,实现重点区域招商网络全覆盖。今年各驻外招商小组走访企业305家,成功签约项目9个。三是举办系列招商活动,今年成功举办南湖区与意大利企业交流会、南湖区“与深同行·禾作共赢”2024嘉兴南湖(深圳)招商推介会、西班牙毕尔巴鄂市招商推介会等42场招商活动。
2、外贸出口向“强”发展。一是助企参展拓市抢订单。加强海外拓市,累计出境外贸企业363家次,获取有效/意向订单3.06亿美元。举办2024越南及印尼贸易博览会专场推介会、“嘉货全球行、走进中东(亚)”、泰国投资专场。加强境内拓市,组织61家企业参展136届广交会,成交额达1.02亿美元,相比第135届增长8.5%。二是强化支持保障。加强涉外援助服务,联防联动急应突发,共接“双反”和调查案件46起,排查企业241家,仅用6天妥善处置昱能科技2名员工海外受困事件。推出贸促政策14条,扩大政策“红利”受益面,对382家出口兑付奖补8000万元,受益率47.3%。三是加快跨境电商发展。实现全年跨境电商出口额49.5亿元,同比增长51.0%。完善跨境电商服务商体系,整合业务服务和信息共享,举办培训沙龙11场,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出海体验。设立产业带“线上专区”,做好产品匹配供应,提供线上运营和线下采购对接服务,助推30余家企业为沃尔玛云工厂供货。构建“跨境电商+海外仓”模式,加快国际化布局,推动构建海外仓11个,涉及11个国家,8.35万平方米。
(四)聚焦惠企利民,稳健抓实“两新”工作
1、制造业设备更新扎实推进。梳理100个技术改造项目、67项设备产品供给、35个融资需求项目、211家淘汰倒逼企业“四张清单”,从需求侧、供给侧、资金侧、管理侧出发,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亚特电器、正雅齿科2个项目获8359万元第三批国债资金,占全市34.1%;推动正泰二期等2个项目入选国家新型技术改造试点获1250万元中央专项资金;卫星化学、东方特钢、敏实机械等20个项目入围制造业领域设备更新再贷款获财政部贷款贴息;联合省经信厅、国开行浙江分行举办设备更新融资对接活动,力促银企互动,为制造设备更新保障资金。
2、消费品以旧换新稳步推进。截至12月30日,南湖区国家报废补贴已经发放到位车辆3402辆,补贴金额6055万元,拉动汽车消费5.1亿元;省置换补贴已经发放到位车辆5200辆,补贴金额7002.2万元,拉动汽车消费11.5亿元。南湖区商务领域消费品以旧换新国债资金实际拨付1.6亿元,排名全市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