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附中嘉兴实验学校

解礁

发布日期:2025-04-14 16:08 信息来源:南湖区编办

单位名称清华附中嘉兴实验学校法定代表人解礁
住所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万兴路2776号
开办资金(万元)300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1749.90期末数(万元)2072.76
宗旨和业务范围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育人为中心,学生为主体,为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自由全面发展。培养杰出人才,引领教育改革,承担社会责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辖区适龄儿童提供1-9年级义务教育和教学服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计划,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402MB1E87593R举办单位嘉兴市南湖区教育体育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我校在2024年度内,我单位在嘉兴市南湖区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共计八个年级,60个班,共2525名学生。共有教师182名,其中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为176人,其中高级教师16人,教师总体学历层次较高,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学校管理团队由清华附中本部派出党总支书记兼执行校长1名,副校长1名,嘉兴市教育局派出专职副书记1名,南湖区教体局派出副校长1名。学校现已成立党政管理中心、人力资源与管理中心、教学管理与研究中心、教师发展与研训中心、后勤管理中心、学生发展中心、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科创中心、马约翰体育办公室和清嘉美术中心。现将履职情况公示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自建校以来,学校稳步发展,美誉度和影响力逐年提升,学校先后被评为清华大学“国优计划”基地校、中国花滑协会颁发的首个体教融合示范学校、全国中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千校联盟成员校、浙江省冰雪项目人才培养基地、省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省航空航天特色学校等荣誉,入选浙江省“十四五”美丽校园中小学组典型案例。2025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相信在清嘉团队众志成城的努力下,也定能交出一份令人的满意答卷。(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学校根植于清华大学丰厚的教育文脉,秉承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精神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坚持文化立校、以文化人,师生在学术上求真、在思想上崇德、在言行上尚美。学校构建“以红船精神为指引,以清华精神文化、江南历史文化为依托”的学校文化体系,使学校成为锻造理想信念的熔炉、弘扬主流价值的高地、涵育文明风尚的沃土。学校深挖擦亮学校品牌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清禾园打造成为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新文化交相辉映,具有嘉兴味、清华味、新时代味的思想文化殿堂。(二)聚焦精神文化引领,促进清嘉特色文化体系建设1.做好顶层设计,构建清嘉特色文化育人体系学校在解礁校长的引领下提前做好顶层设计,提出了打造红船旁清华特色基础教育金名片的“3510”战略发展规划,3年落地融合扎根、规划创建,5年内涵发展、争先创优,10年打响品牌、对标一流。在这个规划下2024-2025清嘉重点工作内容为:坚持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这一条主线,聚焦学生培养与教师发展两个基本点,扎实推进“水木清嘉卓越教师”、拔尖创新人才多元贯通早期培养、对外合作战略发展三大工程,深入开展“勤廉清嘉”党建品牌创建、全面实施积极教育积极管理、“少精严活”特色下的课堂革命、“三全育人”大德育、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五彩清嘉”校园文化体系建设六大行动”,以提升教师能力素养,推动育人方式的变革。在学校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全体师生凝练并深刻践行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勇担使命;爱校爱生,甘于奉献;不懈奋斗,不负人民”的建校创校精神,砥砺奋进,不断开启教育新篇章。2.办学方向坚定、坚持,教育家精神指引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中,我校坚定落实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书记校长当先锋、上一线、站讲台、主牵头,积极推动红色名片工程,构建以榜样为导向的教师荣誉体系,给能者以舞台,给智者以空间,让每一位教师都有适合自己的发展图谱。嘉兴学校每月开展“清嘉月度人物”评选,每年度开展教师评优活动,大家众志成城,把学生成长作为最高荣誉。同时学校定期召开党风廉政专题会、师德师风建设会等,组织干部参加本部和继教学院组织的管理干部培训,强化教师廉洁从教意识,筑牢政治思想根基。学校以红船精神为底色,凝练建校创校精神,形成了“廉洁实干奉献”的工作作风,擦亮红船旁清嘉党员名片,打造“勤廉清嘉”党建品牌。学校通过“勤廉清嘉”品牌建设,打造廉洁型、奉献型、服务型党组织,做实“党建+队伍、党建+管理、党建+德育、党建+文化、党建+服务”五个“党建+”,构建党建引领的学校发展治理体系,激活内涵发展的驱动引擎。(三)建设清嘉特色教育学校聚焦国家未来人才结构需求,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丰富基础类、拓展类和研究类课程,开设科技、人文、艺体类创新课程,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核心课程体系。学校开设竞赛、科创、人文类创新课程,遵循“整体性和选择性相结合、基础与个性分层”的原则,丰富基础类、拓展类和研究类课程,打造多样态校本课程群,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强基创新班核心课程体系。同时,注重人才贯通培养,创新小初高衔接培优体系,开设培优课程,致力于人才贯通培优与选拔。在科教融合方面,小初部聚焦“实践、教学、研究、成果”,搭建航天航空高研实验室,构建航天航空实践基地,推进航空航天教育实践形成优秀成果进行展出。2024年12月13日,嘉兴市教育局公布了嘉兴市示范性“创新实验室”名单,我校小初部航天航空科技创新实验室成功入围。通过师生们的共同努力,在各项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先后获得南湖区2024年青少年信息素养提升创意编程活动学校团体奖、南湖区“科教融合”试点学校、2024全国科普日南湖主场活动暨南湖区第二十四届青少年科技节启动仪式创意花车巡游展示科技先锋奖、2024年嘉兴市青少年计算机现场赛初中组团体二等奖、第39届嘉兴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浙江省中小学生自然笔记大赛创作基地等荣誉。体教融合方面,学校组建了一支由事编教师组成的,涵盖冰上、水上、橄榄球、篮球等项目的高水平教练员团队,同时积极探索“市队校办”联合培养模式。在不同的体育项目获得了优异的成绩,1月,我校学生在2023年至2024年全国学校冰雪运动系列竞赛中荣获全国第四,7月29日至8月3日,清华附中嘉兴学校成功承办2024年中国花样滑冰俱乐部联赛第四站走进浙江嘉兴,8月11日至14日成功承办2024年浙江省青少年冰球锦标赛我校牵头组建了6支队伍代表嘉兴市参赛,分别获得女子甲组冠军女子甲组亚军、男子甲组亚军等荣誉,8月29日至9月22日,赵兴、李爽、闫锋三位师生代表中国队参加世界单排轮滑球锦标赛,10月19日-20日,我校成功举办2024年浙江省青少年花样滑冰锦标赛。来学校调研的各级领导们,都对学校科教融合、体教融合工作给出了高度评价。体教融合正成为我校一张熠熠生辉的名片。(四)教师队伍建设一流教师育一流学生,创一流学校。学校立足学术型、研究型教师团队建设,努力构建学术研究机制与体系。创新教师梯队培养,以青年拔尖教师、卓越领军教师、深耕领航教师的梯队培养为目标,着力打造高境界、大格局、真本领的优师,打造又红又专的教师团队。在经过几年的发展后,不论是从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还是个体素质结构,学校的师资队伍结构都愈趋完善。在师资引入方面,我校大力引进全国高学历、高文凭教师。学校现有教师中,硕士研究生133人,其中清北研究生2人。除了引进应届高材生外,学校还大力引进优秀在职教师,目前,学校正高级、副高级教师16人,中级教师41人。学校积极推进以“聚焦、融合、创新”为主题的校本研修工作,围绕打造清禾园里“六高”教师展开。校本研修融合清华大学、北京海淀区、浙江省及各地先进教育理念及经验,定期举办“清嘉学思沙龙”创新性地开展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建造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组织老师参加清华附中清创培训中心举行的培训,借助北京海淀区基础教育专家、清华附中名师的线上指导、入校督学。积极参与嘉兴市和南湖区各类学科教育教学研修活动,承办了南湖区多个学科教学研修活动。积极举办各类教育教学竞赛评比,以赛促研,以研促教。(五)立足“新课标”,聚焦核心素养,强化课程体系建设和内涵发展落实“严格+精细+人本化”管理理念,学部、教学、教务、班级工作组各组织协同联动,细化日常教学管理。扎实落实每课组备、自主命题、校本教研、作业设计管理、培优补差等教学常规。每位老师做好学科教学管理、学生学习管理及学科项目发展工作。建立校内督导机制,以嘉兴特级教师工作站成员、清华附中本部专家为督学核心,深入到备课组,从备课、上课、作业、考试基于教情学情调查全过程跟学指导。建立校内青蓝工程,以老带新,发挥老教师、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贡献新的力量。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实施“三站行动”,即一周“站住讲台”,一月内“站稳讲台”,一年内“站好讲台”。通过实施“水木清嘉卓越工程”、“青蓝结对工程”、“教科研学术节”、“水木清嘉学术论坛”、“清华大学晟华计划”、“班主任系列课程培训”,利用北京海淀区专家督学督导青年教师成长等系列举措,以教师素养提升为基础,教书育人能力提升为关键,深化应用为牵引,全面赋能青年教师发展,打造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青年拔尖教师队伍。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力求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通过开展“3+3+X”学导型多元分层作业模式实践,组织学科竞赛课、培优补差分层教学活动。在省内外专家引领下,学校创建的“清禾研训”研修品牌,立足高效课堂研究,聚焦教学质量提升。一年以来积极承办市区级教研活动,开展市区级、校级教学观摩课、研讨课。(六)校家社协同共育,赋能助力学校创新发展学校设立了家校共育办公室、家长委员会会议室,通过家校共育论坛、清华嘉兴校友例会等活动,搭建家校沟通桥梁,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在学校“马约翰杯”校园体育节、纪念“一二·九”革命戏剧展演、家校共读书、每月观影等活动中,家委会组织家长积极参与,为活动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支持,增强了家长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促进了家校之间的紧密合作。学校建立家校沟通长效机制,定期家访,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情况,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家长有机会与教师面对面交流,共同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建立微信群、钉钉等线上沟通平台,让家长了解学校的通知、活动安排以及孩子的学习进展。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组织夏令营和暑期研学实践活动,目前在暑期夏令营活动中,学校已联合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清华柔性电子研究院、浙江未来技术研究院等本地的教育教学资源与学校共享。组织学生到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自然博物馆等地进行暑期研学实践活动。学校还聘请专家学者来校开展特长教育辅导、师生讲座、开设校本课程等活动。学校加快与全国知名中学深度合作,尤其是学习借鉴在学科竞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优质资源共享等方面的经验模式。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学校教师年轻教师较多,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师们教育教学能力需要进一步培养。学校也积极推动青蓝工程,并借用北京督学面对面指导,学校不同层次的教师得到了快速成长。
四、下一步打算1.教师队伍建设:搭平台,为年轻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平台,严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要求。推动专业教师技能更新提高,加强名师培养和名师队伍建设。2.学校管理:进一步优化学校管理制度,探索高效管理,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创新管理机制,不断提高教育和服务水平。3.师德师风建设: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战线持之以恒、抓实抓严的关键大事。我校将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步入常态化、规范化管理。4.校园安全建设:继续加强校园安全建设,强化自查自纠、隐患排查。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护航学生健康成长。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2022年8月26日-2025年4月8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2024年度奋楫争先南湖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