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手艺C位出道!非遗“嘉”品计划开启“嘉”速度

发布日期:2025-04-23 08:50 信息来源:区委宣传部

“蚕桑文化起源于华夏,新石器时代便有先民驯养野蚕,而嘉兴是中国蚕桑丝织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丝绸之府’‘蚕桑之乡’……”今天上午,南湖区新嘉街道综合文化站开展了一场以“津丝三千缠风来”为主题的非遗实景体验活动。

活动现场,90后非遗匠人、嘉兴市工艺美术大师沈曙峰以生动的蚕桑文化微宣讲,引领众人缓缓步入古老技艺与现代工艺交织的非遗世界。

一盆盆煮好的蚕茧半浸在温水中,大家轻手探入蚕茧将晶莹的蚕丝抽离,手腕微转缠绕到扇骨。

“大家绕丝的时候,要注意速度放缓一些,保持力度均匀,这样做出来的蚕丝扇品质和光泽会更好。”沈老师边操作边讲解,将复杂的技艺化繁为简,短短一小时的沉浸式非遗体验中,参与者和社区居民们收获满满。

就在昨天下午,一场“谷雨听茶”茶艺文化普及课也新嘉街道电子社区落下帷幕。参与者们在专业茶艺师的引领下,以茶为媒,感受着传统茶艺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每次参与都有新惊喜!听说非遗‘嘉’品计划二期启动,我赶紧过来报名了。每场活动都推陈出新,一次次参加下来心中满是震撼。”居民议事员李玫燕表示,自己是非遗“嘉”品计划活动的忠实“体验官”,去年参加27场非遗体验活动,可以说是“满勤优等生”。

她告诉记者,作为居民议事员,她经常利用自己丰富的体验经历,生动形象地向社区居民讲述非遗背后的故事与技艺精髓,让非遗在融合发展中焕新活力。

近年来,新嘉街道精心谋划、持续发力,通过引入多元文化资源,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布局,全力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我们不做‘高大上’的展览,而是要让非遗‘长’在街头、‘活’在巷尾,让优质文化服务如春风化雨般融入居民日常生活,推动‘幸福就在家门口’落地落实。”新嘉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非遗“嘉”品计划的背后,是南湖区新嘉街道对“文化共同体”的深刻理解。

据介绍,非遗“嘉”品二期计划将联合不少于5位非遗传承人,推出“老手艺新玩法”,“上新”烧箔、丝织、活字印刷、点翠、铜版画等全新领域近20场特色活动,打破传统与现代的界限,让非遗以更加时尚、多元的姿态走进大众视野。

在此基础上,为推动非遗文化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新嘉街道还将依托月河历史文化街区、新嘉街道综合文化站、各文保点和社区文化家园等场所,打造不少于2个“非遗共生空间”,让传统技艺走出作坊、走进街区,盘活每一条巷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