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嘉兴日报》刊发报道《在时光的桃林,见证乡村振兴的力量》,点赞南湖区三星村。全文如下:
春风轻拂,我踏上了三星村的土地。作为一名在新闻战线工作了十多年的记者,我见证过很多乡村的变迁,而三星村的故事,却以一种温柔而坚韧的力量触动了我。
这里,不仅有历史的沉淀,更有新时代的创新与坚守。从卖桃子到打造“桃IP”,再到建设家宴中心,三星村在共富路上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也让我对乡村振兴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当下的三星村,正值桃花盛开的时节,放眼望去,粉红的花瓣如云似霞,美得像是一幅画卷。然而,更让我动容的是村民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与坚守。对于他们来说,桃花不仅仅是春天的使者,更是村民世世代代的生计和希望。
桃林中,我遇见了老陈,一位与桃树相伴了大半生的老农。他告诉我,自己从小就在桃林中长大,对桃树有着特殊的感情。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从未想过放弃。老陈说:“这片桃林,是我们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宝贝,我们要守护好它,让它结出最甜的果子,变成我们的‘致富果’。”他的话让我感受到了村民对土地的敬畏,对传统的尊重,以及对乡村振兴梦的执着追求。
三星村的故事并未止步于桃花的绚烂,众多村民开始思考,如何让桃子成为更有价值的商品?在时代的浪潮中,他们开始探索新的出路,创造性地将桃子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相结合,打造出了“桃IP”,形成了独特的产业链。
桃花源记、花桃里、桃溪阡陌等一系列以桃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也让“桃IP”进一步成为三星村的“金名片”,更让乡村经济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采访过程中,我也深刻感受到了三星村对创新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他们不断尝试新的方法,突破自我局限,让三星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如果说“桃IP”是三星村创新发展的第一步,那么家宴中心的建设,则是他们向“新”前行的又一重要里程碑。这座全新的充满乡村风情的家宴中心,是村民们举办宴席的场所,更像一座桥梁连接着城乡,让乡村的韵味与城市的繁华在这里交汇。
这座位于乡村腹地的建筑,以其优美的外观和齐全的设施成了当地的“网红”打卡点。走进三星村家宴中心,地道的乡村美食香气扑鼻,近900平方米的大厅宽敞明亮,LED屏幕、音响、中央空调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既保留了乡村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生活的便捷与舒适。
站在这里,我不禁感慨万分。城乡融合,曾是一场单向的奔赴,农村的人们总是向往着城市的繁华与便利。如今,这一趋势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城里的人们,也开始纷纷奔赴农村的桃源生活,寻找那份久违的宁静与纯真。
回想起往昔,乡村的宴席总是在自家办,哪户人家办酒席,都要喊上厨师、帮工,带上一大堆工具,去村民家里搭棚开工,虽然热闹,但卫生环境却难以保障。2023年9月,三星村家宴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与城里一桌动辄四五千元的高昂费用相比,三星村家宴中心的价格亲民、服务周到,迅速赢得了村民与游客的青睐。自正式启用以来,家宴中心已承办了数百场宴席,今年已经被预订了100多场,节假日和周末的档期都满满当当,就连2026年也已被预订了十多场,可谓十分火爆。
更重要的是,家宴中心的建设,不仅为三星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还成了吸引城市游客的磁石,承载了乡村文化与现代生活交融的美好愿景。
在三星村的采访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魅力和力量。这里的人们,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从卖桃子到打造“桃IP”,再到建设家宴中心,三星村在共富路上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我看到了村民对土地的深情与坚守。这份坚守,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只有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才能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奋斗精神,让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我见证了创新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让乡村经济更加繁荣。三星村的“桃IP”和家宴中心,就是创新精神的生动体现。
我领悟了城乡交流与融合的重要性。乡村振兴不仅仅是乡村自身的发展,更是城乡之间的互动与融合。三星村的家宴中心,成了城乡双向奔赴的桥梁,让乡村的韵味与城市的繁华在这里交汇,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让乡村更加开放和包容。
站在三星村的田野上,我再次回望那片桃花盛开的地方,心中充满了感慨与希望。作为一名记者,我庆幸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三星村,是我职业生涯中一个难忘的采访点,在这里,我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与梦想,也感受到了作为一名记者的责任与使命。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的乡村像三星村一样,走出自己的特色道路,实现共同富裕的梦想,而我也将继续用自己的笔触,记录下更多乡村的故事和变化,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