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教育新生态——东栅中心小学探索“致真课堂”与生成式AI深度融合

发布日期:2025-04-08 15:16 信息来源:区教育体育局

4月7日正午,东栅中心小学“常丰学堂”里,一场以《致真课堂,AI共行——以教育为舟,渡教育长河》为主题的专题培训拉开帷幕。作为学校业务研修的升级版平台,“常丰学堂”再次成为教师成长的能量场。副校长伍昱老师以“AI教育摆渡人”的姿态,引领教师们在生成式AI的浪潮中,开启了一场关于教育本质与技术赋能的深度对话。

解构AI:从语音助手到教育大模型。“当你们对手机说‘播放音乐’,导航软件实时推送路况时,AI早已润物无声地融入生活。”伍老师以生活化场景切入,揭示AI的本质——具备语义理解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他特别指出,豆包、文小言、讯飞星火等国产大模型,已突破传统AI的单一功能限制,展现出六大革命性特征:创造性生成内容、多样化呈现知识点、自主优化流程、高效处理海量数据、交互式学习反馈、强关联整合。

场景革命:AI赋能教学全链路。在实操演示环节,AI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教学应用潜力。伍老师以豆包大模型为例,现场生成《田忌赛马》教学设计,通过对比传统教案与AI方案,直观呈现技术优势。在个性化教育场景,讯飞星火30秒根据学生个性生成的学生成长评语,既保留客观评价又充满人文温度;通译万相制作的“思乡”主题教学配图,则完美融合水墨意境与三维建模,实现抽象情感可视化。

最吸引教师的是AI视频生成技术。通过“文字生成+画面渲染+动态解说”的三阶演示,伍老师展示了即梦AI如何将文本转化为短片,这种“输入文字即得动态课件”的颠覆性体验,让在场教师切身感受到技术红利。

伦理守护:人机协同的边界与准则。“AI不是冰冷的替代者,而是温暖的协作者。”伍老师反复强调这一核心理念。他警示教师需警惕三大风险:数据投喂的“垃圾进垃圾出”陷阱、大模型的“知识幻觉”以及思维惰性依赖。为此,他提出“精准提问四步法”:明确目标、限定范围、提供范例、验证输出,确保AI始终服务于教育本质。

在伦理层面,伍老师特别强调数据安全的红线意识:“学生信息、教学案例必须严格保密,这是教育者的底线。”他建议教师建立“人机双审”机制,对AI生成内容保持批判性思考,培养“数字火眼金睛”。

常丰学堂,摆渡教育未来。此次培训作为"常丰学堂"年度研修计划的重要篇章,不仅解码了AI的技术密码,更诠释了教育者的时代使命。正如伍老师所言:“不会用AI的教师终将被会用AI的教师取代。”在“常丰学堂”这个传承、交流、学习、发展的精神家园里,教师们正携手生成式AI,构建人机协同的育人新生态。(撰稿:黄涛  终审:伍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