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227/2025-187440 公开分类
发布单位 南湖高新区 发布日期 2025-05-16
文  号 主题词

嘉兴南湖高新区2024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5-05-16 09:59 信息来源:南湖高新区 浏览次数: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嘉兴南湖高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市、区各项决策部署,以三个一号工程为牵引,大力实施“1+2+7”十大重点工程,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助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心城市首位度提升

一、全力以赴强产业促发展,经济运行平稳有序

1.综合实力稳中有进。省高新区综合排名重回第一梯队,列全省第五,推进微电子万亩千亿产业平台争先进位,荣获集微网年度最佳集成电路园区奖,并入选中国集成电路园区综合实力Top18”南湖区功率半导体产业集群入列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南湖高新区化工园区入选 2024 年浙江省较低安全风险等级化工园区名单。全年规上工业产值完成605.1亿元,同比增长12.64%。外贸出口平稳运行,完成 199.6 亿元,同比增长 8.9%2024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21.4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7.58亿元。

2.服务业经济承压前行依托国家检验检测集聚区平台,抓好检验检测、软件信息两大特色主导产业招商,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落地。全力加强企业培育,易迪希医药科技入选省服务业领军企业,威凯检测入选市服务业十佳创新企业;全年完成服务业小升规企业 18家。抓好前海国信、正泰汇能等重点批发企业增量提升,全年批发业、零售业销售额分别增长18.6%12.9%。在南湖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竞赛中,成为唯一连续三个季度排名前二的主体。

3.产业质效不断提升。积极开展优质企业梯度培育行动,聚焦提升头部企业、链主企业的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中小企业的专业化优势新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6家、第一批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着力推动低效企业转型升级,列入改造提升计划35家中已有27家企业开展引进项目、扩产升级、新建厂房、创建园区改造提升举措,其中德威高新引进威耐科精密制造年产20000套人形机器人精密部件生产项目,达成后产值超亿元。关停淘汰低效工业企业40家,腾出低效用地1079.86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2.8%,其中单块50亩以上5家、100亩以上1,有效地盘活土地存量资源空间

二、坚定不移强创新增动力,发展活力竞相迸发

1.载体建设持续深化。深化高新区与清华长三院、清华柔电院、中科院、上大研究院等科研平台新一轮合作,清华长三院挂牌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浙江),清华长三院高等模式动物中心场地工程建设有序推进清华柔电院入选全省首批高价值专利培育基地建成全球首条柔性集成器件生产中试线,高精度SMT新生产线(SMT-L2)产值累计 1600 万元青创城启动第二轮运营,举办第二届青创杯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等项目招引活动,已累计引进新项目 9 与国投科创共建国投科创南湖中心,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和引育高层次人才。筑巢引凤纵深推进,嘉科生命科学院(海创园)成功创建南湖区首家五星级小微企业园;嘉科电子信息园(南湖科创中心 JRC)成功创建四星级小微企业园。

2.创新人才加速集聚。持续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建立全市首个园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聚焦企业投资项目开门件事,提供工商注册、产业用房租赁、人才公寓租赁、员工宿舍租赁、人才政策申报、产业政策申报等集成服务开展青年人才联谊、第六届高新区羽毛球赛等人才活动近10场,参与人数超500完善《南湖高新区人才公寓管理办法》为辖区企业解决员工安居难问题积极兑现人才高地政策,全年兑现领航计划、青年博士引进等各类人才、载体资金近亿元举办第二届青创杯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第三期项目路演融资对接会首席人力资源官培训活动等活动,新增B类人才1人、C类人才3人;新引进青年大学生4186人,其中青年博士34人。

3.创新质效日益彰显。全年完成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31.9亿元,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占营业收入比重4.4%。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5、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1家、省级企业研究院4家、省级研发中心4家、市级研发中心7组织申报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80家。坚持项目带动,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入选省尖兵领雁+X”科技计划立项项目2家、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家、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家、市级重点研发项目8家、区级重点研发项目21家。深化哑铃型校地企合作模式,联合复旦大学专业教授团队,精准匹配企业技术需求,推动产学研深度良性互动。

三、一以贯之抓项目扩投资,发展动能集聚成势

1.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建立项目推进领导联挂制度、挂图作战制度和部门联动制度,积极解决项目痛点难点,挖掘投资增长点。全年新增备案项目200个,新开工入库项目41个,其中超亿元项目23个,超10亿元项目3。固定资产投资扩总量、提质量、优结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9.1亿元,同比增长3.6%,占全区比重的36.2%其中制造业投资完成56.3亿元,同比增长26.3%,占全区比重的60.8%,在全区投资赛马综合考核中连续三个季度评分第一。华嘉达高端电线电缆项目新增列入浙江省重大产业项目获土地指标奖励44.8

2.双招双引逆势发力。锚定双百目标,聚焦主导产业开展链式招引,通过月度亮晒、季度通报等机制,打好产业招商、资本招商、以商引商组合拳,着力引进高投入、高产出、高成长性的三高项目。全年累计签约项目101个,总投资约180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世界500强项目1个,服务业超亿美元项目 4 个。实际利用外资完成12049万美元,同比增长270%占全区比重41.8%

3.积极向上争取要素。全年下达专项债资金 17.33 亿元,当年实际支出 17.54 亿元,高效形成实物工程量。当年成功申报新项目 2 个,其中南湖高新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为南湖区体量最大的专项债项目,总需求 33 亿元,已下达资金 5.2 亿元。谋划2025 年度新建类专项债项目6个,其中提前批项目储备项目4个。全市单体最大的由桥片区城中村专项借款项目(61.43 亿元),已完成省住建厅预联审;抢抓两重”“两新政策机遇,其中两重申报项目44个,资金需求129.47亿元;两新项目申报7个,资金需求1.29亿元,其中已推送至国家发改委项目22个。完成20亿的地下管网改造申请特别国债和国家预算内资金申请,完成43.8亿元4个片区土地储备专项债申报。全力争取保障新增指标 937亩,单独争取市支持指标 146亩;跟进协调50个农转用项目报批,涉及土地1135亩。

四、精准发力强配套优环境,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1.高标准完善城市规划。编报完成街道级国土空间总规和大桥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完成1-561-766个单元详细规划局调编报。完成祖家港水系等专项规划调整。做好供地计划编报,系统推进土地征用系列工作,重点做好商地、宅地和产业用地做地出让,完成土地出让 580 亩。完成槜李知识湖区的规划统筹和城市设计和曹庄片区控制性城市设计,以及槜李湖公园全国方案征集和TOD站点开发国际方案征集。

2.高质效推进城市建设。柔性电子技术应用研发制造中心项目顺利交付使用。九年一贯制学校二期(初中部)顺利交付开学。秀才苑二期、东华苑二期竣工交付安置。新大路(余步路-广益路)竣工通车,打通区域交通主动脉开工并推进新老07连接线(新大路-科技大道)和凤余支线北延亚太路项目,城市骨架加快构建。代建类项目中芯晟项目、海科项目、恒敬项目、齐尔美特项目圆满完成交付企业设备安装。专项债项目亚欧社区配套农贸市场项目提前完工并交付运营核心区长租公寓、停车场配套项目、生物医药加速器 B微电子长租公寓项目建设完工。中科院预留发展用地、微电子配套项目、检验检测园项目等平台类项目完成竣工验收。槜李苑安置房小区工程新老07省道连接线(老07省道-广益路)、万兴路(亚太路-科技大道段)道路及管廊工程、南湖万亩千亿产业园配套工程-高端装备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3.高质量提升城市管理。核心区绿化养护工作获评嘉兴市优秀园林养护奖荣誉称号;人才公园获评席地可坐城市客厅、王庙塘绿道(人才公园至小科技大道段)获评精细化管理样板绿道。圆满完成产业新城项目竣工决算与项目移交。协调市域铁路枫南线、通苏嘉甬铁路、快速路环线射线工程等重大项目及其配套项目,引导合理选址、匹配区域能级和定位。推进管廊运维工作平稳发展。

五、多措并举优国资强支撑,金融赋能持续增强

1.国资市场化转型稳步推进。新产投平台首评获双AA+评级。起草国资公司市场化转型发展实施方案,组建浙江嘉科控股有限公司,通过系列重组和业务注入,取得上海新世纪评级和中证鹏元评级评定的AA+主体信用等级,成功打造新政后嘉兴市首家AA+产业投资运营集团,以突破新增债券发行助力嘉兴科技城弯道超车。完成三年连续审计工作,并在首评中即获双AA+主体信用评级。存量城投债券通过灵活运用借新还旧回转售等政策手段实现了债券期限的延长,并大幅降低了票面的利率。市场化运营的亚欧社区配套农贸市场项目(紫金广场),年底已开业。引进雷迪森酒店品牌,国有资产市场化运作能力进一步提升。与中石化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布局园区加油站、充电桩合作经营。
    2.基金撬动作用持续发挥。嘉兴鼎新增设自主管理智能装备基金一支,规模5亿元,完成三大主导产业基金设立目标。全年自主管理基金完成项目投资7个,累计投资金额2.86亿元;新签约合作市场化基金10支,其中新合作管理人6家,参与合作基金扩募1支,累计新增认缴金额超9亿元,累计已实缴2.06亿元,涉及基金规模约55.5亿元。基金助力项目招引,新增签约落地项目16个,其中累计撬动招引雷鸟创新、国富氢能、九识智能等10亿以上投资项目3个,超亿美元外资项目1个。累计为安帝康、恒敬生物等科创企业提供融资协调服务50余次,助力安帝康生物完成超 2 亿元 A轮融资,通过并购基金助力博创科技收购长芯盛,协调银团贷款助力恒敬生物项目建设,沟通市长投推进敏实新项目基金等。

3.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展。截至12 月末,嘉科集团银行贷款及债券融资余额 183.02亿元,其中银行贷款 108.57 亿元,企业债券 74.45 亿元。完成银行贷款45笔,中票1笔,新增放款72.36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0%。新增授信56.3亿元,剩余实际可用授信 28.72 亿元,存量平均融资成本 3.99%,新增融资平均成本 3.83%。远低于区级指标要求。紧抓债券融资,通过浙江证监局债券现场检查;新增2.7亿元CMBS二期债券已报深交所审核;保租房公募REITs方案获市国资委肯定,力争发起嘉兴市首单REITs注册工作。投贷联动等科创金融举措深入实施,新增投贷联动综合授信 2 笔、授信总额约900 万元,累计获得嘉兴银行授信总额约 1.78 亿元,拓展企业融资渠道。

六、固本培元加强自身建设,干部精气神更加昂扬

1.意识形态建设驰而不息。全面落实党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主动权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首要任务,全年共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25次、交流研讨9次,举行“高新讲堂”专题学习10次强化正面宣传引导,全年刊发各类宣传稿件410篇其中在《人民日报》、新华网、央视、《科技日报》、《浙江日报》等国家级、省级媒体刊发报道46篇,多渠道展示高新区良好形象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做好乌镇互联网大会期间网络安全“一级响应”工作,有序推进正版软件国产化替代工作,完成国产电脑替换40台、服务器1个,不断提升网络安全水平。

2.组织队伍建设强而有力。围绕夯实党建工作基础这个主旋律,强化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规定动作,开展“初心如磐 砥砺奋进”、乘坐幸福101路公交车重温党史故事等主题党日;围绕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这项主业,充分发挥清华长院等载体技术优势组织开展“科技跑团”科创赋能行动,服务加西贝拉、潜福蜗牛等企业10余家;与嘉兴银行党支部建立党建联建联盟,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围绕青年干部队伍这支主力军,建立年轻干部梯度培养机制,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全年组织开展2次中层选拔任用工作,共任用中层干部15名。

3.党风廉政建设纵深推进。严格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决策事项和监督,形成党工委全面监督、纪工委专责监督、党员民主监督有机融合的长效化机制274个党工委会议决策事项、150个专题会议决策事项进行了监督,提出意见建议60余条;完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和自律能力,开展重点领域正风肃纪专题检查3次、节日期间监督2次、作风效能检查5次,对4名上班迟到的同志进行批评教育。强化问题线索排摸核查,累计核查问题线索10件,提出纪检监察建议2,谈话提醒7人,批评教育2人;持续推进公权力大数据运行平台建设,打造了南湖区“亲清会客厅”,深入推进清廉园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