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临中夏,非遗焕新彩。5月16日上午,凤桥镇联丰村村史馆内艾香萦绕,镇妇联联动镇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举办“福禄万家·巧绘端午”主题活动。作为南湖区妇联“传承非遗技艺 助力巾帼共富”创投项目实践,活动通过葫芦烙画与香囊制作创新融合,在20余名妇女的巧手下,绘就出一幅非遗活态传承与家风文明建设的共生图景。
双链赋能:技艺传承嫁接共富路径
嘉兴木火拾遗工作室传承人张莉菊现场解析葫芦文化,演示烙画技法与家风纹样设计,并展示特制葫芦香囊。镇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负责人周旭艳表示,该项目年度规划涵盖葫芦烙画、黑陶制作和汉服头饰等8场课程,目标培育一批巾帼手艺人,以“培训+订单”模式构建可持续创收体系。
双核驱动:多元工艺焕活节俗新意
活动现场,靛蓝扎染布面包裹驱蚊艾草芯,桃木雕刻挂件与银饰錾刻坠饰点缀其间,配以烙画葫芦形成复合非遗载体。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的碰撞,催生出兼具文化内涵与市场潜力的文创产品。
三维传承:文化浸润塑造精神坐标
活动构建三重传承维度:一是技艺传习,共同体验葫芦烙画技艺,烙刻家训首字,将“和”“福”等愿景凝于葫芦;二是情感共鸣,“最美家庭”代表鲁丹借“福”字纹葫芦,讲述三代和美家事;三是志愿传递,结合凤桥镇香囊征集活动,评选出10个“最美香囊”,巾帼志愿者们化身“家风信使”,将香囊送至老人家中,践行家风传递。
活动在“香囊送福”志愿服务中收官。张莉菊感慨:“烙画刻写的是文化基因,香囊承载的是共富愿景。”后续镇妇联将持续深化“非遗+家风”融合模式,让传统技艺成为赋能乡村振兴的文化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