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管理年”南湖中医在行动,助力健康减重

发布日期:2025-05-09 10:26 信息来源:区卫生健康局

世卫组织这样定义“肥胖”:肥胖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代谢性疾病。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肥胖是百病之源,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损伤骨骼、器官功能受损、不孕不育等息息相关。如果您身上的“肉肉”影响到了身体健康,该如何科学健康减肥尤为重要。

国家卫健委将未来三年定为“体重管理年”,督促大家进行减重管理。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我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已突破50%,亚健康人群占比超70%,肥胖相关代谢综合征(如糖尿病 、高血压)及疲劳、失眠、胃肠功能紊乱等问题严重威胁国民健康。

为响应国家卫健委《“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及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号召,南湖区基层医疗单位结合自身中医适宜技术特色,开展中医减肥诊疗服务,根据中医体质辨识情况,采用“埋线减肥”、“火龙罐”、针灸结合生活方式干预等多种方法,助力超重患成功减重,为众多超重肥胖患者带来希望。

以余新镇中心卫生院为例,通过 “针灸 + 饮食 + 运动 + 艾灸” 四维干预模式,精准针对脾虚湿盛体质,实现减重并改善症状。32 岁的杨女士身高 158cm,初始体重 69kg,BMI 达 27.6,处于超重状态。产后 7 年,因饮食无节制、缺乏运动,体重持续上升。此前节食、运动减重均失败,还伴有疲劳乏力、便秘等症状。经中医辨证,她属脾虚湿盛证型,舌体胖大、苔白腻、脉濡滑,因脾虚运化失常,导致代谢缓慢、脂肪堆积。

针对杨女士的状况,余新镇中心卫生院余南社区卫生室李阳帆中医师为其制定综合治疗方案。针灸选取中脘、天枢、丰隆为主穴,太冲、足三里为配穴,针灸每周 2 次,共 24 次,配合电针,留针 30 分钟并平补平泻。饮食遵循控热量、平衡营养、减湿气原则,早搭配碳水与蛋白质,午晚餐按 “一拳米饭、两拳蔬菜、一拳瘦肉” 进食,禁食高糖、油炸、辛辣食物,减少外食。运动方案为每日快走 30 - 45 分钟,保持心率在 120 - 140 次 / 分钟,每周 1 次艾灸中脘、神阙、足三里辅助治疗。

经治疗,杨女士体重降至 59kg,BMI 为 23.6,回归正常范围,减重 10kg,腰部变化明显。便秘从每周 3 次黏滞便变为每日 1 次软便,疲劳感减轻,体力提升,精神状态更稳定。每月随访监测体重及症状,第 3 个月后,建议杨女士每周 1 次针灸巩固,保持饮食与运动习惯,有效控制体重反弹。

中医凭借整体调理优势,助力居民科学减重、健康生活,以中医智慧为健康护航,为肥胖患者提供体重管理新思路。

(友情提示:中医减肥效果因人而异,建议经专业医师评估以后,遵医嘱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