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区近日公布了第五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新收录解放街道、高丰村、大盐仓桥、明伦堂、太平寺、陆家坟遗址6个地名。
截至目前,五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共收录南湖区99个地名,其中包括街巷、遗址、建筑等,不仅进一步强化了对地方特色文化的保护与弘扬,更为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地名,绝非简单的地理标识,而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南湖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收录工作,恰似一场对南湖区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深度考古与精心梳理。通过细致入微地挖掘与整理,让那些隐藏在岁月深处的文化瑰宝得以重见天日,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在南湖区第五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解放街道”这条因解放路而得名的街道,宛如一部生动的城市发展史,见证了嘉兴城市从往昔到如今的沧桑巨变。这里地处水路交通要道,长水塘与京杭大运河围绕而过,为其带来了便捷的水运条件。辖区内有秀城桥、秋泾桥、双魁巷、文生修道院等历史文化遗址,文化底蕴丰厚。境内有嘉兴火车站、芦席汇历史街区、人民公园、嘉兴老年大学、嘉兴省身学校等单位,是嘉兴水脉、文脉和商贸的汇聚之地。
“高丰村”,这个位于七星街道的历史地名,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因境内旧有高丰庙、高丰桥而得名。高丰桥,始建于唐(或五代),重建于清咸丰七年,历经岁月的冲刷,桥身虽已濒临倒塌,但桥联上“顺里千家乐,魏塘万户安”的字样,依然清晰可辨。而高丰庙,则是为了纪念屯田者的功绩,祈求丰年而建。
南湖区通过公布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不仅为地名文化的研究与传承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更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路径。“大盐仓桥”,这座始建于元代的单孔石拱桥,横跨盐仓河,见证了嘉兴盐业600多年的辉煌历史。在那漫长的岁月里,它见证了嘉兴盐业的繁荣与昌盛。如今,它已成为南湖区的一张亮丽文化名片,吸引着无数游客慕名而来。游客们漫步在桥上,抚摸着古老的桥栏,感受到那份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再如“明伦堂”,这座始建于元代的古建筑,作为旧时孔庙大殿的重要遗迹,承载着封建时代科举制度的记忆。堂内的布置古朴典雅,是南湖区文化旅游的重要景点,更成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在这里,游客们可以深入了解封建时代的科举文化,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据悉,南湖区各相关部门将以此次公布第五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重要契机,积极开拓创新,探索更为多元、更具时代特色的方式方法,深入挖掘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地名文化内涵。如通过设立形式多样的地名文化遗产及红色地名保护场所,为公众提供直观感受地名文化魅力的窗口;广泛开展作品征集活动,拍摄宣传视频、开展作品征集等形式,提升地名文化遗产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