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荣光 传承先辈精神——沈钧儒之孙沈宪受邀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现场观礼“九三”阅兵

发布日期:2025-09-12 08:54 信息来源:南湖区档案馆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以盛大阅兵仪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共同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

沈钧儒之孙沈宪先生受邀观礼,参与这一庄严而隆重的仪式。作为南湖区关工委“沈钧儒先贤家风传承工作室”的领衔者,沈宪先生长期致力于传承和弘扬沈钧儒先贤的精神与家风。

沈钧儒(1875年—1963年),浙江嘉兴人,中国民主同盟创始人之一、民主爱国人士。1936年,他与宋庆龄等发起并组织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触怒当局而遭入狱,是震惊中外的“七君子”事件的领头人。他为反对内战争取和平,建立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作出了很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和民盟中央主席等职。

在阅兵式现场,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庄严时刻,沈宪先生感慨万千:作为沈钧儒之孙,我的心情无比激动,同时,倍感荣耀。祖父一生秉持“以法治国,以德化民”的信念。在民族危亡之际与各界爱国志士创立救国会,以笔为戈、以法为盾;在国民参政会上为团结抗战奔走疾呼。他曾在日记中写下:“国难当前,匹夫有责,书生报国,唯诚与真”,这种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存亡紧密相连的精神,正是抗战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遗产。80年后的今天,我们纪念的不仅是一场军事胜利,更是一种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那是知识分子“为天地立心”的担当;是各党派“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胸怀;是四万万同胞用血肉筑起的长城。祖父晚年常言:“胜利之本,在于民心”。这启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才是抵御一切外侮的铜墙铁壁。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我们既要守护抗战记忆的真实与尊严,更要传承那种在至暗时刻依然闪耀的民族气节。正如祖父在《寥寥集》中所咏:“民主自由救中国,青年奋斗莫蹉跎”。愿这份跨越时空的精神火炬,继续照亮民族复兴的征程。

(嘉兴市南湖区史志研究室  南湖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