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这十年
“感觉这几年来,身边的志愿者越来越多了,现在党员、团员、群众都会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红色志愿之城’越来越有味道了。”
这个9月,徐世军非常忙,开学、中秋、国庆前各个时间节点都要进行燃气安全检查。但就是在这样紧锣密鼓的工作安排中,他还是会为96345每月的党员奉献日留出时间,甚至在外出吃饭时都会“职业病”发作,走进饭店厨房看看燃气安全。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徐世军的身影。在志愿服务中遇到不规范的燃气管道漏气,他会马上通知维修团队前来换管,并抓住时机向小区居民开展宣传;在进社区检查时,发现居民家中燃气灶损坏漏气,他会帮忙联系维修;一个社区工作人员的求助电话,他就专门上门为低保户、残疾人、高龄老人检查燃气设施;不论严冬酷暑,徐世军“扫楼”服务直到全身湿透更是常事。此外,他还是自家楼道的“楼道长”,带动邻居们积极参加社区防疫、文明创建等各种志愿服务。
实践脚印
9月6日,嘉兴市96345社区服务中心迎来了19周岁生日,其志愿服务累计已达487万件次,有了1.2万名党员志愿者、29个分站和19支志愿服务队。至今,96345志愿服务已经拿下全国“100个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等诸多荣誉。
作为96345社区服务中心的最初“掌舵人”和96345党员志愿者总站的“领头羊”,骆叶青十分感慨:“96345点燃了南湖区的志愿服务火种,志愿服务已经在全区生根发芽、遍地开花。”
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志愿服务在红船起航地南湖区渐渐铺展,点燃了越来越多人心中的光与热。自2014年3月全区首个“红立方”党员志愿服务驿站建立至今,南湖区已经建起20余个“红立方”,这些“红立方”散落在全区各处,为市民、游客提供咨询、饮水、充电等各类“微服务”。
今年3月,南湖区发布“打造精神文明高地”志愿服务特色品牌矩阵,推进志愿服务精准触达,全力打造“红色志愿之城”。
红船民兵先锋连在防台、防涝、防疫中冲在一线;凤桥镇的“桃帮帮”助推三星村2700亩水蜜桃产业发展;南湖街道的“传承‘19·21’”努力打造环南湖15分钟志愿服务圈;解放街道凌塘社区的“爱心车队”接送辖区老年人就医、检查;还有七星街道的“公益星浜客”、新丰镇的“丰向标”、新嘉街道的“益嘉人”、建设街道南杨社区的“钥匙帮”……都是根据辖区特点,更精准地为身边人提供服务。
“这10年,规范化和普及化成为南湖区志愿服务的最大变化。”南湖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李少杰表示,“随手做公益”已成“红色志愿之城”的常态。南湖团区委副书记陈叶君则发现,这10年南湖区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有越来越多专业人士加入,带来了更多、更精准的优质服务。
大爱无疆,10年来,在台风天,在疫情中,在每一天的普通生活里,南湖区涌现出了大量广为人知、热心公益的身边好人,他们像一座座灯塔,照亮了身边人,也感动着更多人,让这座城市变得越来越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