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镇试点“民声一键办”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发布日期:2023-10-16 08:43 信息来源:南湖区

10月13日中午12时49分,南湖区大桥镇“民声一键办”专席接收到一条指令:金桥名苑小区发生停车纠纷,双方在场。

接收到指令后,“民声一键办”专席仅用时8秒进行签收及下派,同时立即通过电话联系当事人;3分钟内,“民声一键办”工作人员出发前往事发地;12时59分到达现场后,经过工作人员的调解,这起纠纷当场处结。

该起纠纷之所以如此高效联动、快速解决,得益于今年4月大桥镇作为试点,启动实施的“民声一键办”机制。

“该机制是让12345、110两条群众最为熟悉的热线实现‘牵手’,同时与基层智治综合应用进行高效对接联动,形成闭环流通、落地办理的紧密协同模式,以实现每一件群众诉求得到快速、有效的回应。”大桥镇党委副书记、综合信息指挥室常务副主任董佳萍介绍,目前大桥镇已经组建了一支15人的专职队,配备了包括3辆现场处置车在内的各式装备。

流动人口倒挂、非警务警情多发、群众诉求多元,是大桥镇社会治理领域3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在改革工作初期,大桥镇遇到了诸多难题:非警员如何被接受?初期重复报警率多如何压降?人少事多诉求高如何破?

记者了解到,大桥镇这支15人的专职队成员采取“选派+遴选”模式,由4名骨干辅警、6名综合执法队选派队员和5名村社网格员构成,通过老带新、双处警等形式,快速形成基本战斗力。

针对流转事项中86.33%是矛盾纠纷的特点,大桥镇逐步将队员培养成人民调解员,亮证上岗。这个由浙江省司法厅监制的“身份证”,既提高了群众的信任度,又可以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人民调解书》,有效提高了调解率。

除了将队员专职化,大桥镇还积极推进业务流程化。

自开展“民声一键办”工作以来,大桥镇始终贯彻“1231030”机制,即1分钟接单、2分钟联系当事人、3分钟出警、10分钟到达镇主要地区、30分钟全域响应。“有事办事、无事巡查”、24小时365天在线,让群众心里安全感满满。

针对人少事多诉求高的难题,大桥镇提出了治理多元化,实现多元共治“细胞”的良性循环。闻泰是大桥镇用工规模最大的企业,今年依托闻泰矛调工作站,成功化解63起纠纷;针对川渝地区流动人口较多的特点,大桥镇成立了以重庆籍律师徐登富命名的工作室,成功调解纠纷13起。

110总警情数同比下降8%、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2%、非警务事项总量较去年同期下降13%……启动“民声一键办”试点约半年来,大桥镇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10月13日,共计接收处理1460条事件,平均受理时长39秒,平均办结时长3小时22分,无超时情况。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如何做好‘后半篇文章’,真正实现‘事心双解’,从源头上化解各类风险隐患。”董佳萍表示,大桥镇将不断深化“民声一键办”改革,努力让改革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做到“声声有回应,件件都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