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一位劳模工匠就是一盏明灯,那么一家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则是光的聚合。近日,省总工会命名了浙江省最具影响力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2011-2022年),浙江威能消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王为明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光荣上榜,是全市两家上榜的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之一。
从一名学徒,成长为高级技师、浙江工匠、全国劳模,王为明是南湖区职工中的一个“传奇”。凭着精益求精、与时俱进的技术工艺,他20多年来引领着企业进行一轮又一轮的技术创新。2012年10月,浙江威能消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王为明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
成为全省最具影响力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凭的是什么?
凭创新。11年来,该工作室作为“技术舵手”,护航企业转型发展,成为职工创新的“大舞台”。目前,该工作室有成员20人,其中一级技师7人、二级技师9人、工程师3人,涵盖车工、钳工、电工、焊工、机械设计等工种。这是一个“年轻”的团队,平均年龄38岁,这也是一个“老成”的团队,一线工作实践经验丰富。该工作室负责企业设备改造、自制设备、生产工艺、新产品开发、参与行业标准制定、解决生产中疑难问题等,研发制造了国内第一台气瓶自动钢印机,攻克国际高难度技术项目40多个。截至目前,团队已获得专利65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
凭匠心。作为企业创新“台柱子”,该工作室技术骨干数量实现从“几颗星”到“满天星”的攀升,在王为明的带领下,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点亮理想信念之光。这么多年来,他们多次被难题压得喘不过气来,但每一次都千锤百炼、攻坚成功。在一个铝合金气瓶项目中,气瓶壁厚尺寸控制“难于登天”,日复一日反复试验,材料用掉了十几吨,却没有一点进展,连外聘工程师都“劝退”了,王为明团队选择了坚持,最终一点点悟透了其中奥秘。这些年来,该团队还攻克了空呼器疲劳试验、薄壁筒体焊接、铝合金气瓶收口皱褶等一个又一个棘手问题,引领企业一次又一次走上技术创新的高峰。
凭传承。制造业每时每刻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技术创新永无止境,王为明一方面带领团队在产品研发、技术攻关领域当好开路先锋,一方面坚持带徒传艺,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梯队建设,把热爱传递到更多职工心中,让匠心和匠艺在新一代产业工人中薪火传承。“我们不熟练的地方,他手把手地教。”“他好像没有办不成的事情,永不放弃。”徒弟谢俊杰、杜厚勇对王为明十分感佩,在师父身体力行的教导下,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成为技能新秀,沿着技师、高级技师的路径不断攀高。
成为全省最具影响力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王为明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还有一个新优势。今年,王为明技能创新工作室还成为首善南湖创新智造工作室联盟的牵头单位,与嘉兴市宏丰机械有限公司柯贤湖创新工作室等7个创新工作室,一起献力嘉兴市智造创新强市建设和南湖区“两大主平台”建设,通过联合技术攻坚,打造技术攻关“桥头堡”、人才技能“练兵场”、技术成果“孵化器”、工匠精神“传承地”,促进南湖区产业转型升级。
“创新发明不是科学家的专利,普通人同样可以。”近年来,王为明还受聘成为南湖区劳模工匠辅导员,多次赴学校讲授“开学第一课”,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孩子们,只有热爱和坚持,才是实现梦想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