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第53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3-20 16:06 信息来源:区公安分局

许佑昊代表:

您在区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针对老年人普及电信反诈知识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由于一些老年人盲目自信,信息分辨能力差,网络设备使用生疏等,让诈骗犯罪分子有机可乘,成为了高危受害人。

区反诈办针对老年群体遭受电信网络诈骗这一现象,为了提升老年人防诈识诈能力,这几年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去年4月,全区11个镇街道各自建立专职反诈宣讲队以来,纷纷开展“六进”反诈宣传工作,进社区宣传更是每天都在进行,社区60岁以上群体成了反诈宣传的重要宣传对象之一。今年以来,针对老年群体专门开展了14场反诈宣讲活动,活动的主要地点大多都在社区的老年活动中心。宣讲活动,侧重讲深讲透,老年群体闲暇时间相对较多,宣讲过程中,利用方言、拉家常的方式,将针对老年群体高发的案件特点、手段特征进行宣传,起到入脑入心的效果。

二、结合传统节假日,开展趣味性反诈宣讲。中秋、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大多受老年人喜爱。因此老年群体都会参加节假日活动来丰富自己的退休生活,节假日活动也成为了反诈宣传的有效宣传载体之一。今年,反诈办联合各镇(街道)在元宵节、妇女节、劳动节、母亲节活动,均结合反诈内容开展了反诈宣传活动。

三、联合老年大学共同开展反诈宣传,老年大学学生一般家庭条件较好,业余生活丰富,接触新事物、接触网络的机会较多,因此被骗的概率也较大。通过联合学校,开展授课式的反诈宣传,针对常见的诈骗类型进行解读,深入剖析案件手段,达到预防诈骗的效果。今年以来,我区针对老年大学开展了10场反诈宣传活动,在老年大学增加反诈元素,常态化播放反诈视频,张贴反诈标语,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近几年针对老年人开展的反诈宣传也到了一定成效:

一、老年人发案明显下降。2021年至今,我区共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472起,损失金额1.46亿元。其中60岁以上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5起,占全区案件的1.01%。损失298.1万元,占比2.04%。发案和损失数均较少,下一步要以老年人“零”发案为目标,继续加强对老年人的防范宣传工作。

二、老年群体防范水平明显提升。通过反诈知晓率抽查、回访等工作,发现60岁以上人群,对于反诈知识多少已经有了解。在日常电话宣防工作中,大部分老年群体也能说出刷单、杀猪盘、网上贷款等常见的诈骗类型,并表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电视、横幅、反诈喇叭等方式获取到了反诈知识。

三、老年群体参与反诈宣讲活动。在各镇(街道)开展各类反诈宣传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一批热衷于公益事业的老年群体。该类群体精通嘉兴方言、为人处世圆润,协助社区开展反诈宣传工作,得到了较好的反诈效果。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贯彻落实全国公安机关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充分发挥公安主力军作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警动员、全力以赴,打防并举、综合施策。扎实有效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各类诈骗违法犯罪,维护老年人合法权利。

一、强化线索摸排。加强与网信、民政、自然资源、住建、文旅、卫健、市场监管、银保监等有关部门对接协调,精准摸排重点领域侵害老年人财产权益的违法犯罪线索。公布投诉举报专门电话,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各警种职能优势,采取人力、技术等各种手段,全方位获取网上、网下养老诈骗违法犯罪线索。

二、强化追赃挽损。案件侦办工作中,将把追赃挽损放在突出位置来抓,最大程度挽回受害群众的经济损失。加强与民政、住建、市场监管、银保监等部门协同配合,对涉及职业犯罪团伙的幕后组织者、中介机构,坚决依法从严惩处,全面查清犯罪嫌疑人资金流向,及时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产,坚决防止犯罪嫌疑人隐匿、抽逃、转移财产。加大对涉案财产甄别、审查、认定力度,对财产权属清晰属于受害人的依法及时返还。

三、强化宣传引导。充分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手段,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推动涉老反诈宣传进养老机构、进社区、进农村、进超市(农贸市场)、进公园、进广场、进家庭。广泛宣传养老诈骗典型案例,揭露犯罪“套路”手法,提高老年人识骗防骗能力,最大限度挤压“行骗空间”。加强对专项行动的舆情信息监测,及时发现预警敏感炒作苗头。

最后,感谢您对公安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嘉兴市公安局南湖区分局

                            

(联系人:俞洁     联系电话:0573-83673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