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劼,男,1958年2月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市,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程度,政工师。1978年3月应征入伍,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汽车第31团二营五连,任驾驶班长、团支委。1979年2月参加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荣立三等功一次,连、营、团嘉奖多次,患被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红旗车驾驶员”称号。
董劼同志是秀运社区一名有36年党龄的老党员,曾经当过兵的他有着军人特有的豪爽和热情。在1978年早春董劼积极响应祖国的召唤,在新兵连通过半年的汽车驾驶培训,成为一名合格的解放军驾驶员。1979年1月军人使命的召唤终于来到,董劼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赴南疆参加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全团奉命参战。战役打响,董劼所在的连负责运输伤员,由于没有经历过战争,看到血肉模糊的伤员,董劼及他的战友心里发慌,一时不知道怎么办。就这样他开始执行的他的第一趟任务。每天整装待发,不管白天黑夜,吃饭没有正点。在一次出任务的过程中董劼所驾驶的汽车从前线返回的路上出现故障,汽车水箱开锅了并且漏水,治岗调整哨要求董劼必须在1个小时内修复,如不能修复,就把车推下山。董劼说:当时我想战场上车就是我的武器,丢了武器回去怎么交代?于是他提了一桶水,站在保险杆上,边开车边加水,500多米路程用了半个多小时。当时他站在开锅的水箱上面,腿部都烫伤了,留下了永久的印记。
战争结束回家探亲时,有人对董劼说,你参战没有牺牲是个幸运者,董劼说,不是幸运者,是幸存者。这种幸存是付出代价的,无数年轻的战友,为了忠诚履行军人的使命和担当,永远地离开了亲人,离开了缤纷多彩的人间,把生命定格在1979年的春天里,长眠于南疆的土地上。而我这个幸存者虽不是端着枪浴血奋战,但我却把牺牲的战友带回故乡,让他们回家。
1981年11月董劼退伍,回归到群众生活中。在生活中他非常乐于助人,别人有什么难事、麻烦事,如果他能帮得上忙的,总是喜欢帮上一帮。因此,他一直积极投身于社区公益事业,帮助社区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解决难事,也热衷于与居民们互相交流,互相帮助,是社区里有口皆碑的热心人。
2023年8月23日,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弘扬新时代家庭文明新风尚,营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浓厚氛围,新兴街道妇联主席朱霞卫与秀运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向嘉兴市最美家庭(情系国防最美家庭)董劼家庭颁发证书及家风家训匾牌,勉励他们要珍惜群众的认可和赞誉,继续发挥榜样的作用,示范引领广大家庭崇德守法、见贤思齐,推动形成尊德守礼、相亲相爱、向上向善的家庭文明新风尚。希望他们能够带动更多的家庭见贤思齐、向善向美,形成人人学习“最美家庭”、家家争做“最美家庭”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