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啦!大桥镇农业向“新”提“质”

发布日期:2024-11-15 10:13 信息来源: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金黄稻浪、瓜果飘香,这段时间,南湖区大桥镇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收获的喜悦洋溢在农民的脸上,绘就了一幅幅和美的丰收画卷。

作为农业大镇,今年初以来,大桥镇迈出农业高质量发展强健步伐,深化农业领域招大引强,目前初步形成以葡萄、优质稻米、瓜果蔬菜、稻虾轮作为主导的农业产业体系。大桥镇农业不断提质增效,也让村集体和村民钱包鼓了起来。

满目“丰”景,农业发展阔步向前

走进南湖区大桥镇由桥村的盛丰生态农场种植大棚,清新的橘香扑鼻而来,只见一个个“红美人”柑橘挂满枝头,像一盏盏小灯笼,色泽金黄。“红美人”融合了橙子的多汁和橘子的口感,被誉为柑橘界中的“爱马仕”。

眼下,该农场6亩多“红美人”已进入采摘期,天气晴好,也吸引了不少市民群众来采摘体验。农场负责人黎丹介绍,随着树龄增长,加之气候影响,今年果子成熟时间不仅提前,每亩产量也增加到了约4000斤。

“红美人”对生长环境要求很高。盛丰生态农场使用了枯草芽孢杆菌等“以菌治虫”的方式,提高了果实的抗病虫害能力,让果树更加健康。“在挂果的时候我们就科学控制光照、温度,添加有机肥,来保证‘红美人’的甜度、口感和品相。”黎丹说。

黎丹也是“农二代”,她的父亲黎金根是由桥村第一个养小龙虾的人,也是嘉兴“虾稻共生”养殖模式的先行者。盛丰生态农场通过积极探索小龙虾幼苗和红美人、牛蛙、青菜四种农作物轮作模式,“二重经济”正变奏为“四重经济”。

向“新”求“质”,大桥镇还为提升传统葡萄产业效益而推出一系列科技强农举措。

在胥山村,大桥镇葡萄科技产业“一体化”标杆工厂项目一期项目已建成,只见4个玻璃大棚科技感十足,一株株葡萄苗已种植到位。这里将打造集葡萄数字化标准生产线、机械化农机操作演示、智慧化管理运营以及专家研学基地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工厂。浙江葡萄新质生产研究实训基地也落地于此,将开展一系列葡萄关键技术的攻关,并拓展新品种试验示范、新技术研究推广、科普研学、现场教学等功能。

种植业五谷丰登,特色产业拔节生长。说起水蛭,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吸血虫”,也就是人们口中的蚂蟥,大桥镇却嗅出了背后的商机,积极蹚出一条新的致富路。

蛭富生态水蛭养殖项目位于南湖区大桥镇东洋浜村。走进养殖基地,饲养水池内一只只水蛭或贴在池边,或游走寻找食物。

浙江蛭富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项建伟介绍,人工养殖的水蛭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被称为“软黄金”。今年年中开始,该公司陆续投放水蛭苗170多万尾,预计可以产出4吨以上水蛭干成品,总体亩产在10万元左右。

据悉,养殖基地总占地220亩,将投资1.09亿元分三期开发,目前已建成11个连栋大棚以及配套的水箱、蓄水池、尾水池、智能泵站等。基地全部建成后,预计可年产水蛭干成品31吨,年产值4500万元,年效益超过2000万元。

今年初以来,大桥镇持续推动农业招商引资和农业项目建设,实施农业项目建设24个,总投资2.9亿元;引进农业产业项目3个,总投资1.19亿元;农业总产值达到8.3亿元,实现稳步增长。其中,深化粮油作物规模单产提升,大桥田乐家庭农场小麦单产突破522公斤,刷新南湖区历史纪录;南湖蜗牛入选省名优“土特产”百品榜;积极谋划云东种业仓储中心、焦山门村共富大棚、由桥村和美乡村等一批项目,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服务有力,现代农业谱写新篇

今年初以来,大桥镇不断面向基层农技人员、农村实用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等主要群体,开展各类涉农培训,持续加大服务乡村振兴力度,不断增强涉农培训供给力,促进产业振兴,实现致富增收。

6月7日,2024年大桥镇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能力提升培训班学员历经了理论学习后,又走出教室,到凤桥镇神润斋农民田间学校及清清农场等地考察学习,进一步学习数字化管理技术及品牌销售新模式。

培训活动吸引了来自大桥镇焦山门村家庭农场主、农业经营主体及种植大户等四十余名学员参加。培训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乡村农经政策与法律分析、农产品直播爆款打造、农机安全、农产品手工制作等多个方面,旨在让学员了解农业高标准种植技术,学习创新种植新模式。

“通过互动式、零距离的培训方式,不仅解决了种植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还为我们明确了行业发展方向,提高了农耕管理技能,真是一举多得啊!”一名学员表示。

既要横向发展,也要纵向发展。为进一步提升乡村产业振兴领军人才的专业素养,增强乡村产业的市场竞争力,10月18日至25日,由大桥镇农业农村办主办,大桥镇成校承办的大桥镇乡村产业振兴领军人才培育培训班举行。共有三十余名从事农业生产,并拥有一定粮油、蔬菜瓜果、水产生产规模的农业人员参加。

培训采用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等形式,邀请专业领域内多位专家,内容涵盖南湖区惠民政策解读、农产品品牌传播建设、农产品抖音直播经验分享等多个主题。本次培训紧扣“新农人”培育行动,以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为目标,充分发挥大桥镇成校在推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中的作用。

同时,大桥镇通过网格化发力,有效夯实了农产品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今年初以来,大桥镇在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程中,继续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不断增强基层监管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各村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在人员配置、资金保障、服务能力、监测能力上全面发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接下来,大桥镇将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探索生态富民新路子,为乡村振兴打开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