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俞建金委员:
您在区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促进我区产业链技术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开展情况
近年来,南湖区以“八八战略”为指引,坚持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强力推进“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区域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以科技塑造发展新动能。
(一)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增长。2023年,全区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26.42亿元,同比增长3.8%;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75.14亿元,同比增长6.7%;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99.23亿元,同比增长6.9%;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63.79亿元,同比增长4.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115.86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均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
(二)优化完善政策体系架构。先后制定了《支持科技创新十条政策实施细则》《南湖区加快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等政策,完成了《南湖区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2024年工作要点》意见征求,形成 15 项重点工作任务和75项重点指标任务,压实部门及属地责任。结合实际,草拟了《南湖区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链“链长+链主”制工作方案》。
(三)开展产业链“链群配”活动。制定了《南湖区关于落实制造业“百企百场链群配”对接活动方案》,明确全年围绕微电子、智能装备、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开展对接活动,目前已排摸24家企业需求,组织开展“链群配”活动5场,其中4月18日重点帮助普利特对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采购、销售合作对接。
二、具体举措
(一)全链打造创新生态。出台支持科技新政3.0,即《关于支持科技创新十条政策意见》,完善人才补助政策及人才评价机制,深化科技人才服务,激发创新活力。跨区域协同创新机制凸显成效,全区与长三角地区的大院名校、科技集团、科创园区和智库机构合作进一步加强,大型科研仪器等资源开放共享持续推进,打造创新创业优选地。
(二)智造全市步伐坚实。开展科技企业“诊断+提升”服务,全面提升企业研发投入水平及规上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推进实施规上企业研发“清零提速”、高新企业“增量扩面”、R&D指标“提升攻坚”等三大行动,构筑“政策引领+共性问题+关键技术+成果转化+人才支撑”全程融通的创新体系。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形成科技企业“微成长、小升高、规转高、高培强”的梯次培养机制,超额完成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形成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科技上市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为标杆的创新主体矩阵。
(三)科技成果加速转化。“院地合作”创新模式历经发展和蜕变,形成“政、产、学、研、金、介、用”的开放式创新体系。建立“一院一园一基金”模式,加快高新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及市场化培育。组建长三角全球科创路演中心联合体,打造南湖科创路演品牌,畅通科技成果与资本的对接渠道。深化“揭榜挂帅”,推动研究院与企业进行技术难题对接,开展横向产学研合作,其中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凸显端倪。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我区将全力融入省科技创新布局,积极对接省十大实验室,着力构建完善全区创新布局、聚力强化区域创新布局,持续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力;扎实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建设,持续开展科研“揭榜挂帅”,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金融等工作,以科技塑造发展新动能。
(一)科创平台高原造峰。加快形成以高能级科研院所、高端新型研发机构、一流企业研究院等为代表的科创平台载体集群,一体推进科创带核心及辐射区域开发。引进南湖实验室、南湖研究院等新型科创载体,目前已形成清华系、中科系、中电系、军科系和交通系等“2+2+X”科创载体格局。
(二)建立健全产业体系。发布产业集群培育2024年工作要点,压实责任、分工协作;健全产业链“链长+链主”制方案,厘清产业集群培育专班、各产业集群专班、链长+链主制等各项组织架构,系统化、专业化推进;进一步完善南湖区现代化产业体系研究报告。重点打造微电子、新材料2个500亿级,智能装备1个300亿级,新能源、生物医药2个100亿级及柔性电子、人工智能等N个未来产业组成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三)强化市场主体培育。聚焦集成电路、智能装备、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紧盯柔性电子、人工智能、新能源细分领域等未来产业,开展强链补链项目招引。狠抓重大产业项目,推动镍铬新材料、湖钠能源、斯达微、知行科技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全力实施专精特新企业扶优扶强攻坚行动,推动企业延链壮链、融通发展。
(四)推进产业链补链强链。聚焦链主企业、产业链薄弱环节,发挥链主企业引领作用,通过孵化培育或精准招引,实施一批强链补链项目,吸引核心配套企业落户。围绕打造“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应用服务”的产业发展模式,加强国内外知名核心企业战略合作,布局实施一批战略性、全局性重大项目。每年举办产业链互助活动不少于4场,持续优化产业链上下游协作产业生态。
(五)科创金融服务持续深化。一是持续扩大科技贷款规模,同时鼓励科技贷合作银行,持续完善贷款产品,持续推动对科创企业的支持;二是全面推进科技保险覆盖,依托“嘉兴市科创企业培育库”择优推荐给共保体保险机构;三是有序组建科创天使基金,组建南湖区科创股权投资基金,并开展基金管理人招募。
(六)人才引育着力加强。一是探索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正式开展市级创新类人才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工作,赋予用人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的经费支配权,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二是紧抓科技人才计划申报。以“YC计划”和“WR计划”为重点,突出引育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省海外工程师等,做好国家、省、市人才项目的推荐申报;三是建设成果转化人才队伍。按实运作南湖区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依托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组建技术经纪人队伍,重点针对揭榜挂帅、科技大市场等平台发布的科研成果、需求资源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和对接工作。
嘉兴市南湖区科学技术局
2024年5月31日
(联系人:周明 联系电话:82838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