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湘家荡做活综合修复、数值赋能、价值拓展三篇“水文章”,实现水环境由“脏”到“净”,由“净”到“清”,由“清”到“美”。目前,湘家荡国控水质监测点稳定在Ⅱ类水,交接断面功能区达标率100%,周边碧水河道总体透明度达到0.8米水平,2024年12月成功入选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一是截污增效,守护水环境健康。开展水系整治,通过挖通断头河、河道清淤、水生态修复及两岸绿化提升等措施,修复河道空间形态,2013年以来,累计整治河道52.31公里。实施湖区清淤工程,累计清淤湖荡面积133万立方米,清淤土方52万立方米。开展碧水行动,完成潭港、湘家荡等水生态修复工程,累计打造“水下森林”1.3平方公里,连通水系7.1公里,建成碧水河道13.9公里。
二是数字赋能,加强水污染防治。实施数字化管网排摸,通过CCTV机器人检查、末端水质检查等工作,排查雨水管网约150公里、污水管网约120公里,排水口5000余个。实施智慧化水下排查,全省率先应用超浅水地形地貌测量技术监测水下地形,清晰还原水下地貌和发现沉船、暗管等,破解水下情况排查难的问题。目前,已归集遥感影像10期,形成水下地形地貌452公里的数据。
三是双轮驱动,拓展水生态价值。高品位构建生态空间,规划建设“一湖两翼多点”全域生态空间格局,复建“相湖八景”,打造以新风景引领新经济发展的重要示范区,贯通8公里环湖绿道,打造5G数字特型塔、探险乐园、音乐喷泉等网红“打卡地”。实施“科创区+风景区”的发展战略,探索以科研平台为引领、以智能产业为依托、以城市花园为基底的科创湖区发展路径。截至目前,吸引了院士团队8个、国家级领军人才16位、硕博人才超60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