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低年级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那么低年级儿童有哪些心理发展特点?哪些习惯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又该如何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呢?
一、6到9岁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二、低年级学生需要养成的几个习惯
(一)高效作业
小学低年级阶段,正是养成良好作业习惯的黄金时期。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做作业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引导孩子自我监督和反思,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让孩子坚持先复习再做作业,帮助孩子进入学习状态,提高效率。写作业前做好所有准备工作,做好作业时间分配计划,并安排适度的休息时间。
(二)节制手机
手机问题“苦家长久矣”,众多精妙且极具吸引力的app让孩子目不暇接,面对这样的大环境,我们要做的并不是逃避,而是让孩子拥有“驾驭”手机的能力。
家长要做好榜样,在孩子面前尽量少用手机,而是陪伴孩子做一些亲子活动,同时和孩子一起协商使用手机的具体时间和条件,强化孩子的规则意识。
(三)规律作息
合理的作息习惯有利于孩子的大脑发育,而且对以后生活习惯都能起到很大的帮助。首先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可以给孩子一个手表,让孩子进行自我监督。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作息计划,并注意要留出能灵活调整的时间,以应对突发事件。
成长路上,还有哪些必不可少的好习惯呢?这个问题留给您和孩子一起探讨。
三、如何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掌控习惯》一书中将习惯养成分为四个步骤:提示-渴求-反应-奖励,根据这几个步骤,作者总结了四大定律,要让习惯行为显而易见、让它有吸引力、让它简便易行以及让它令人愉悦。那我们怎么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呢?
(一)明确目的:让孩子知道好习惯的重要性
我们需要和孩子讲清楚好习惯对他的重要性。通过举家长或孩子崇拜的偶像的例子来向孩子证明习惯的力量,在孩子心中播撒好习惯的种子,激发孩子内在动力。我们也可以结合孩子的亲身经历,引导孩子认识到自身养成的好习惯带来的好处及坏习惯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二)共同协商:制定严格且灵活的规则
家长可以和孩子可以一起制订养成好习惯的计划,比如什么时间做什么、怎么做以及明确的“奖惩”机制等。同时,在这个计划里也要有可以放松和偷懒的机会,留出一部分可以灵活安排的时间。另外规则的存在,是为了让习惯的培养变得更有弹性,不要让孩子因为其中一两天没有坚持就认为失败,从而放弃自己的计划。
(三)积极尝试:从微小的行动开始
我们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习惯,作家斯蒂芬·盖斯在著作《微习惯》中提出,把目标分解为非常微小的积极行为,即微习惯。设定一个目标,再把目标拆解成几阶段。然后每天坚持,并记录和追踪完成的情况,当达到一定阶段时就设一种奖励,以此来鞭策坚持行动。我们要允许孩子从每天早起五分钟开始,从每天去户外十分钟开始... ...慢慢地培养好习惯。
(四)包容错误:给孩子不断试错的机会
见过不如做过,做过不如错过。在习惯养成的路上,要放手给孩子试错的机会,包容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用积极的肯定和鼓励来代替消极的责备和抱怨。指出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并加以肯定,对于做的不足的地方加以鼓励,让孩子知道你相信他有能力做好,即使他这次没做对。
(五)坚定支持:让孩子拥有前行的底气
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是极不容易的,会发生许多状况,我们要做的就是坚定地支持、陪伴和关爱他。在孩子需要帮助时,我们要及时响应,适度协助但不代替;在孩子表达受挫气馁时,我们也要多多共情和鼓励,想办法安慰他,平复他的情绪,然后再鼓励孩子继续尝试;在看到他的努力成果时,要毫不吝啬地送上肯定和赞美,并和他一起分析成功的原因,增强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好习惯对孩子固然重要,但在习惯养成的路上,家长能和孩子一起并肩前行,共同成长才是更宝贵的。我们要让孩子理解,无论如何,父母都是他最坚实可靠的后盾,愿意陪着他一起不断改变。在鼓励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时候,家长也要以身作则,用榜样力量来影响孩子。成为父母,给了我们第二次长大的机会,我们也要用开放的态度对待自己,和孩子一起慢慢长大、悄悄进步。
如果您和您的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惑或难题,可以拨打嘉兴市心理热线 0573-88517885。也可以拨打南湖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咨询热线0573-88880509。(区研训中心)
[1] 李丽. 应训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习惯[J].中国教育学刊2017(03):105.
[2] 詹姆斯·克利尔. 掌控习惯:如何养成好习惯并戒除坏习惯[M]. 北京联合出版社: 202311, 393.
[3] 格雷琴·鲁宾. 比从前更好[M]. 中信出版集团: 201608, 481.
[4] 斯蒂芬·盖斯. 微习惯: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M]. 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09,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