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02550444/2024-186783 公开分类
发布单位 南湖新区(东栅街道) 发布日期 2024-05-15
文  号 主题词

南湖新区(东栅街道)2023年工作总结与2024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4-05-15 09:28 信息来源:东栅街道 浏览次数:

南湖新区(东栅街道)2023年工作总结与2024年工作思路

一、2023年工作总结

2023年,新区(街道)实现财政收入20.96亿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3亿元,同比增长16.7%;规上服务业营收25.9亿元,同比增长38.4%;预计全年外贸出口总额44.7亿元,同比增长29.4%,以优异成绩包揽南湖区三个季度流动红旗奖。

这一年,发展活力在回升向好中加速迸发。全年实现限上批发业销售额105.4亿元,同比增长56.8%;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收14.4亿元,同比增长195.7%,嘉兴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竞赛三个季度均位列第三名。南湖基金小镇QFLP试点有序推进,年度新增投资类企业892家,资产管理规模不断扩大,获省特色小镇2022年度考核优秀。纳统楼宇实现税收13.7亿元,千万元税收楼宇达15幢。电商、文创及配套产值116.6亿元,同比增长21.3%。跨境电商进出口成交总额30.1亿元,同比增长56.6%。引进世界500强项目2个、超亿美元项目3个,实际利用外资6680万美元。全市首家通过基金招引的上市公司成功落户,实现新区(街道)上市公司零的突破。

这一年,城市面貌在整治优化中大幅提升。实施城市开发扮靓城市颜值,基金小镇高层办公楼、时代大厦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完工和投入使用,成为城市形象新名片。推动嘉兴电子商务产业园存量用地和低效用地盘活利用,探索嘉兴汽车商贸园空间优化,开展南湖基金小镇二期区域开发方案编制,落地南湖区数据产业发展湾区(南数湾)并投入运营。强化数智赋能做精城市管理,统筹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复检和城市精细化管理“三城同创”,全年累计运用“随手拍”等发现处置各类城市管理问题14.7万个。完成李家港河道水下森林等一批水环境治理项目,市控以上断面水质保持Ⅲ类水标准。云阳社区成功入选省第三批未来社区名单(普惠型),甪里社区、文贤社区入选省第二批低(零)碳村(社区)示范创建试点。

这一年,民生底色在群众期待中不断擦亮。聚焦“一老一小一弱”,全区首个未成年人保护站、全区首个助联体服务站建成投入使用,全区首家公办公营普惠型托育机构建设有序推进。全年开展儿童友好项目26个、老年关爱项目32个,2.5万人(次)得到优享,累计发放各类津贴、救助款、抚恤金等380.1万元,新南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嘉兴市第一幼儿园(紫轩园)开园招生,基金小镇小学、庆丰路高中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学在新区”基础不断夯实。举办中国掼牛争霸赛、全民运动会等文体活动,获评2019-2022年嘉兴市群众体育工作成绩突出单位。完成2023年度市政府民生实事农贸市场改造项目2个,高层住宅消防设施维修等街道民生实事项目7项。

这一年,平安大局在负重前行中持续巩固。打好“护航亚运”守卫战,常态化开展“大走访、大排查”专项行动,全年警情同比下降10.1%,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同比下降17.9%,交通事故亡人数同比下降200%。深入开展电子商务产业园火灾隐患区域整治,排查企业374家,清退企业20家。扎实推进“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工作,综合执法队按实运作。改造提升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迭代升级“云智治”,全年整改安全问题13.2万个,“民声一键办”平台处置非警务警情、政务热线1561件,实现受理办结率100%。创新“1+1+4”社区矫正帮扶模式,设立全省首个女性社区矫正对象“心航”帮扶站。落实信访矛调一体运作,中港名都电梯众筹案例入选嘉兴市优秀信访案例。

这一年,党的基层基础在守根护脉中有力夯实。扎实推动主题教育各项要求落到实处,有力引导党员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实际行动。高标准建强基层堡垒,实现自评五星级党群服务中心全覆盖,蝉联市级五星级党群服务中心称号6个。聚焦互联网企业党建提标,承办全市互联网企业党建现场会。新区(街道)被省委授予全省首批红色根脉强基示范街道,新南社区荣获全省首批红色根脉强基示范社区、全省首批现代社区。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班子一线领衔破难、党员干部周六下访走访、“我为小区守一夜、小区为我守一年”全员巡防等成为常态,新区(街道)班子蝉联“区担当作为好班子”。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全年给予谈话提醒、批评教育问责处理13人(次),给予各类党纪政务处分问责处理8人(次)。

此外,人大监督、人民政协工作取得新进展,群团战斗力逐步提升,街道团工委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南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列为全省试点,环球金融中心惠工小站被评为省级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云阳社区石榴红驿站入选嘉兴市第一批石榴红驿站。

同时,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经济发展方面,发展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应对市场风险能力较弱,产业集群效益还不明显;生态环境方面,水气环境整治成效时有反弹,治理成果还需巩固;社会治理方面,多领域平安稳定风险依然存在,预防处置机制仍需进一步健全;党的建设方面,干部队伍适应新形势、攻坚克难的能力还有待提升,两新党组织堡垒、党员先锋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

二、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财政收入21.8亿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亿元。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入32亿元,实现规上服务业营收31亿元,实际工作中要抬高标尺,实现新突破。

(一)以平台迭代之进,推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出彩

稳妥推进电商产业迭代。坚持集群发展,推动嘉兴电子商务产业园重要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培育一批嘉兴电商知名品牌。加强高质量项目谋划,推进国际电商中心、化学产品全球销售中心等重点项目落实落地。加快一体化功能布局谋划,建设集物流配送、融资支持、电商人才培训、娱乐休闲服务等配套功能为一体的电子商务生态中心,推动电商园能级提升。

加快推进金融数据产业集群。加快南湖基金小镇片区开发步伐,北片围绕数据加工分析、数据安全保障、数据流通交易等数据服务,加快打造南数湾数据产业集群。南片围绕打造南湖特色的科创金融服务专区,深化金融服务产业能力提升,办好长三角国际私募大会、数据产业创新大会等系列活动,力争成为嘉兴市科创金融标杆性示范园区。

纵深推进楼宇产业升级。围绕“现代金融、数字经济、互联网+、科技人才”等产业类型,挖掘楼宇存量空间,高质量筛选入驻楼宇项目,打造主导产业明确、集聚效应明显的“千万级楼宇”15幢,确保“亿元楼宇”3幢、星级楼宇8幢,楼宇税收突破15亿元。优化完善楼宇商业配套,提升九曲里、辰溪里联动发展水平,打造融合传统商务与现代网红元素的商业生态。

(二)以要素集聚之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出彩

激活科技创新“新引擎”。激发科技赋能驱动力,力争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5家,揭榜挂帅7个,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比不低于5%,确保完成技术市场交易4亿元以上。强化孵化器管理服务能力,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培育空间,力争新增科创孵化企业10家,在孵企业50家以上、毕业企业3家以上,其中年孵化科小企业3家以上。

跑出招大引强“加速度”。聚焦数字经济、科创金融、跨境电商等产业方向,引进世界500强、行业50强及“国”字、“央”字企业不少于8家,高标准高质量招引和建设一批高科技、高产出、高成长性的标志性项目。围绕“基金+招商”,充分发挥东裕母基金和创服基金的资源撬动功能,投资和引育优质服务产业。聚焦以商引商,与优质产业资源链深度合作,拓宽招商工作覆盖面。

打造增值服务“强磁场”。全力提升营商环境,推动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走深走实,打造街道便民(企业)服务中心和基金小镇、电子商务产业园特色化企业服务驿站“一个中心、两个驿站”,推动立体化线下中心、集成式线上平台和“一类事”涉企服务场景优质见效。发挥政策杠杆作用,护航主导产业、重点企业和重要产业平台建设。高水平运营南湖基金小镇人才金融港,持续打造长三角人才金融服务地标。

(三)以治理创新之进,推动城市核心能级提质出彩

探索城市空间焕新。围绕收购一批、改造一批、投运一批、谋划一批,加速嘉兴电子商务产业园旧改提升。实质推进嘉兴汽车商贸园有机更新。加快南湖基金小镇商住功能用地开发,力争出地200亩以上,推动基金小镇社会停车场等配套设施项目开工,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推进南溪路、横三路、横四路、毓秀路等市政工程建设,搭好城市发展新框架。

推动城市治理焕新。深化大综合一体化改革,以“整合”加快组织变革,推动执法高效协同落实。高标准承接市权下放事项,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以“智治”加快模式变革,全力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四个一”示范工程。升级网格单兵作战为网格组团服务,推进网格治理团队化、集成化。加快推进党建引领“三方协同”,有效提升城市现代社区、网格治理单元服务能力,全面建强多元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加码城市环境焕新。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开展工地扬尘、秸秆禁烧、餐饮油烟等专项治理,力争降低臭氧浓度10%、空气质量提升5%。打好碧水提升战,开展双桥港、南张桥港南段河道整治,推动市控断面和出入境交接断面水质持续改善。打好清废攻坚战,持续开展五大专业市场内企业及沿街汽修行业专项检查。打好垃圾分类持久战,确保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率达标达并稳定保持在95%以上。

(四)以福祉厚植之进,推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出彩

提升民生服务均衡性。以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为牵引,打造全龄友好型街道,加强“生育、托育、养育”政策联动,构建“居家+社区+智慧”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高标准运营全区首家公建公办婴幼儿托育机构,全力做好国家级城市社区儿童友好环境评价标准、“向日葵亲子小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试点和省级“一老一小”融合服务示范场景争创。

鲜明文体事业识别度。引入电台音乐、二次元创作等娱乐元素,推动“欣·美术馆”落成开展,持续打造火车头创意文化街区,力争成为新的时尚文化聚集地。推进百姓健身房建设,做优全民艺术展演、“家在南湖新区”青少年成长计划等文化品牌,实现“浙里文化圈”全覆盖。加强优质教育资源联动共享,加快推进基金小镇小学、庆丰路高中、晴雪园幼儿园和未来社区幼儿园建成投用,持续擦亮“学在新区”品牌。

巩固精神文明常态化。不断增强“一杯豆浆的温度”“甪里一家人”、格林“同话”项目识别度,加快形成“一家园一品牌”的总体格局。加强街道、文明单位、社区纽带联系,打响温“新”友邻志愿服务品牌。高标准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开展好人、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的挖掘选树、学习宣传、礼遇帮扶,不断推动城市文明程度和居民文明素质“双提升”。

(五)以平安坚守之进,推动全域全员全程全时安全出彩

以更大力度夯实安全基础。建成网格协同作战体系,在专业市场汇聚、经济活动密集、纠纷情况复杂的网格增设平安工作站,建立“平安警立方”。依托民声一键办2.0、平安共创等载体,加强网格智能应用提升处置效率。结合辖区特色产业,打造科创金融基层共治中心、360长三角金融安全中心等重点项目,以高水平治理激发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更优机制完善治理体系。探索城市版“枫桥经验”样板创建,创新开展警源、访源、诉源、执源“四源治理”,全面提升矛盾纠纷专业化解、高效化解、实质化解水平。构建全域全员全程全时的“大安全”机制,不断强化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城市运行等各行业隐患排查整治水平,突出执法检查和日常回头看,确保责任链条无缝对接、问题隐患闭环处理。

以更实举措维护和谐稳定。持续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坚决打好社会治安防控整体战。紧盯重点领域,深入推进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整治、重点行业工业企业防范火灾爆炸事故专项整治等严打严治行动。紧抓重点问题,持续巩固电商园隐患问题整治,针对沿街商铺“下店上宅”、临时动火作业等开展攻坚行动。围绕平安浙江建设20周年主题,做好“平安三率”宣传,营造全民参与“平安新区”建设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