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余新镇联络室:
您单位在区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以“双强”带动推动农业强区建设》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农业“双强”行动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农业“双强”项目实施,按照“统筹协调、持续推进、上下联动”的原则,突出目标导向和实效导向,大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南湖区就农业“双强”行动进行了全面的部署,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之首善之区夯实“三农”基础。2022-2024年南湖区列入浙江省农业“双强”项目共9个,其中农事服务中心项目4个、农艺农机融合示范试验基地项目4个,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1个。目前2022、2023年6个项目均已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行。其中3个农事服务中心的建成使用,有效提升了我区的农机化水平,2023年全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5.57%,主要农作物(水稻、油菜、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9.37%,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1.2%,分别较2021年增长4.25、5.58、4.37个百分点。另外在3个水果相关农艺农机融合示范试验基地的带头示范下,我区水果产业兴旺发展,2023年全区水果生产总面积达2437公顷,总产量达6.11万吨,产值达76730.9万元,并成功创建省级水果产业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此外2024年3个项目均已开工建设,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可按计划于本年度完成建设任务。
下一步,将立足我区农业农村实际,充分挖掘资源禀赋,加快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持续深化“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工作,高水平建设一批示范性基地。
(一)深化人才培育,加强设备保障。全面开展农民素质提升计划,将农机手培育、农机实操培训等纳入农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中,提升专业技能和能力水平,加快实现农机人员年轻化、专业化。积极开展新型农机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育工程,提高新型农机经营主体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为提供农机经营主体人才做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每年开展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培训,预计今年新培训驾驶员20名。着力提高我区收割机保有量,鼓励村集体建立应急收割队伍,对村级集体经济或者其组建的服务组织购置的联合收割机,在上级补贴的基础上,累加补贴至购机额的80%,单台不超过20万元。对新建标准农用钢架大棚、报废更新非标和老旧标准农用设施大棚和提升改造农用钢架大棚(手动卷帘设备升级为智能化、电动化卷帘设备),结合农艺农机融合示范试验(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等方式予以支持,并根据省厅相关实施细则按不同项目区分不同标准进行补贴(助)。
(二)加强政策引导,扩面农机推广。结合水蜜桃、葡萄、生姜等特色产业种植特点,积极配合我区本土农机企业研发引进适合不同作业需求的小型农机具,构筑农户需求与企业产品联通桥梁,提高单机作业效率和复合作业率。完善农业机械补贴政策,开展新一轮农机需求调查,制定2024-2026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大力补贴先进适用农机,鼓励首台套农机推广应用,不断优化完善农机购置区级累加补贴目录,扩大补贴范围和补贴对象。聚焦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设施种植业和畜牧水产养殖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等重点产业主要环节,梳理一批好用、适用的农机装备清单,发布一批农机化主推技术。重点支持精量播种、秸秆高效利用、精准施药、水肥一体化、农业机器人及无人驾驶系统等生态环保、高效智能农机装备与技术的推广应用。力争年推广各类型农机具300余台套。
(三)加强规划布局,深化“双强”建设。聚力科技改革双轮驱动,大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围绕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农业科研机构设施设备更新,提升高水平装备应用创新能力。开展“一县一机”建设,聚焦本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短板弱项,引进、优化、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具,着力解决产业“无机可用”“无好机用”难题。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3家、省级区域性农事服务中心3家,全面覆盖全区乡镇(涉农街道),基本满足农机社会化服务需求。支持激励新型农机经营主体建设,整合农机购置补贴和机械化插秧补贴等政策,特别是农机或粮油专业合作社大幅提高社会化服务农机装备水平,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作业能力。开展农业“双强”项目立项和储备入库工作,建立“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实施一批”的项目滚动储备机制,根据项目规划布局方案,认真谋划编制项目建设方案,规范项目名称,明确建设内容、绩效目标等,通过组织专家评审等方式予以立项并纳入当地项目储备库。在积极做好2024年在建“双强”项目的指导监督工作的同时,着力谋划2025年新申报“双强”项目。大力争取各级财政支持,加大项目补助力度,并加强预算绩效监控,完善绩效目标管理。
最后,非常感谢您单位对南湖区农业“双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提出意见和建议。
嘉兴市南湖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2024年5月31日
(联系人:陈建一,联系电话:8283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