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30402MB1937903N/2024-188974 | 公开分类 | |
发布单位 | 区医保分局 | 发布日期 | 2024-07-24 |
文 号 | 主题词 |
南湖区聚焦基层群众获取医保政策渠道狭窄,采取阵地化、品牌化、差异化宣传模式,充分整合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发挥整体优势,推动政策宣传精准、直达、快享。
一、“阵地化”引导,提升宣传参与度
凝聚定点医药机构、金融机构、村社等合力,打造多元化宣传阵地。一是共建服务驿站促宣传。首批在11家禾城农商银行、5家医疗机构、2家大型企业及高校设置“幸福医保”服务驿站,设置宣传服务区,利用渠道优势,针对居保参保缴费、异地就医、报销比例等群众关心的热点内容开展线上、线下多形式宣传服务,帮助参保人解决医保政务事项办理方面的问题。二是搭建村社舞台促宣传。创作小品《老周的药店》、快板《幸福医保有“医”靠》、三句半《医保政策暖人心》等医保作品,制作《听见》医保微视频,累计在11个村社进行展演。建立“夜话家门口的‘幸福医保’”党群连心机制,目前已开展上门宣传6场,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通过“圆桌方凳”拉家常,推动宣传入脑入心。三是建强经办窗口促宣传。成立南湖医保“巾帼指导队”,立足基层“最需要”,巾帼“最擅长”、窗口“主阵地”,在13个镇街、3个重点村社全覆盖派驻指导员,强化帮代办服务,发挥窗口一线阵地作用,为参保人提供政策宣传和服务便利。
二、“品牌化”辐射,提升宣传知晓度
打造“余老师讲医保”基层宣讲品牌,构建多向基层“征点子”、多方研讨“制单子”、多措并举“上好菜”的“全流程宣传服务”体系,提升宣传实效。一是“亲民化”选题。 结合“医保连心大走访”“五进五看”活动, 深入医保经办一线、村居社区,广泛开展调研,查找宣传短板,听取群众呼声;精准分析来电来信来访数据,找出群众最关切的医保政策及常见问题,制作异地就医、长护险等11期宣讲课件,增强宣传针对性。二是“讲堂式”解读。组建11名骨干组成的“余老师讲医保”基层宣讲团队,精准对接需求,面向医药机构、经办机构、参保企业和群体开展菜单式、常态化宣讲,将基层群众关心的内容讲通透、说明白。今年以来,开展专题宣讲26次,覆盖服务对象2000余人次。三是“互动式”交流。通过“余老师讲医保”基层宣讲的全面铺开,有效吸引医药机构、参保人针对医保难点堵点问题,主动与医保部门互动交流,通过实时答疑解惑,及时纠正医保政策理解偏差的情形,有效规范了医保基金使用行为。今年1-6月,信访总量较去年同比下降26.25%。
三、“差异化”宣教,提升宣传精准度
针对不同受众群体、特殊人群,梳理不同群体多样化、个性化、差异化的政策需求,推进精准宣传。一是聚焦重点关键抓宣传。围绕全民参保目标要求,分层分类实施精准扩面,推进在校大学生、新业态就业人员等群体纳入参保覆盖范围。赴嘉兴大学、嘉兴南湖学院等4所高校开展“医保政策进高校”活动,解读参保政策规定,面对面答疑解惑,邀请学生代表现身说法,促进应保尽保,2024年度在校大学生参保人数同比去年增长68.22%。做好新业态就业人员的排摸动员,巩固提升全民参保率。二是聚焦重点领域强教育。针对中医康复理疗领域使用医保基金存在的超标准收费、重复收费等违法违规问题,组织涉及中医康复理疗项目的定点医疗机构,开展警示教育2场,现场通报曝光警示案例8起,规范医疗机构诊疗行为,增强合理规范使用医保基金的法治意识。三是聚焦重点群体送政策。针对老年群体推行医保“微网格+微服务”入户宣传,发放政策资料,开展医保帮代办服务。开展大型企业、产业园区送政策上门活动12次,面向企业职工宣讲医保参保、医保关系转移接续等内容,面向育龄妇女重点宣传生育津贴“无感智办”规定,增强群众对医保政策的认同度、获得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