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镜】
2024年,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名单,南湖区作为嘉兴唯一入选县(区),正式踏上全国教改“起跑线”。这一跨越,既标志着南湖教育迈入新发展阶段,更让这片红船起航地的教育变革春风浸润每个角落。
从承担9项省级教改试点到斩获16项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南湖区以“深化课改”为笔,书写了“南湖经验”的全国示范篇章。五年间,教育理念重塑、体系重构、生态重建,完成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育分”到“育人”的深刻转型。
【“十四五”足迹】
育人方式变革——
构建“学为中心”新生态
走进今天的南湖课堂,传统“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正在被彻底颠覆。在嘉兴市实验初中教育集团的一节科学课上,学生们以学习单为线索,自主观察“天象”演示,制作活动星图,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索认识星座。这种“学习真实而有深度地发生”的教学场景,已成为南湖区中小学课堂的常态。
这场课堂革命,源于南湖区自2011年启动的“学导型教学”改革,在“十四五”期间实现了质的飞跃。五年来,南湖区以“为学而导”为基本主张,系统推进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教学和项目化学习。
在清华附中嘉兴实验学校,教师构建开放的教学场景,让学生通过项目式学习深入探究现实问题;在嘉兴南湖实验学校,课堂变成了学生展示思维过程的舞台,教师则化身“学程设计师”。
据统计,五年来全区累计开展各类课堂转型研讨近300场,推出200余节获市级以上奖项的“学导好课”。
课堂的变革离不开课程体系的创新支撑。南湖区构建的“五育并举·品质课程”建设体系,在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的同时,鼓励学校开发分层分类的校本课程与社团活动。嘉兴南湖实验中学的“三美”艺术课程、北师大南湖附校的“学练赛”一体化体育课程、秀州中学初中部的院士校友课程等创新案例,有效满足了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全区各校共开发特色校本课程200余门,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课堂变了,评价的指挥棒也必须转向。南湖区构建的“绿色评价”体系,打破了“唯分数”的桎梏。在嘉兴市省身教育集团,教师们不再仅仅关注期末考试的分数,而是通过非纸笔测试、表现性评价等多元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这套体系创新采用“成长型”初中综合评价、“三全五有”小学综合评价体系,为全区中小学生生成“一生一报告”、为学校生成“一校一报告”,实现了从简单“评判学生”到科学“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评价转型。
科学教育作为育人体系的重要一环,在“十四五”期间得到显著加强。南湖区实施科学教育“加法”行动,聘请30余位科研学者、科创企业家担任中小学科学副校长,(下转2版)
构建“1+N”课程体系强化探究式学习。嘉兴市实验小学将科技教育融入整体办学,成功获评“浙江省航空航天特色学校”。
改革不仅发生在课堂内,更延伸至办学格局中。为破解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难题,南湖区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与教育联盟建设。如2024年3月,清华附中嘉兴实验学校与嘉兴市实验初中教育集团正式签约组建“教育联盟”,嘉兴南湖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正式揭牌成立。这些举措无一不推动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管理互通、师资流动、课程共建,在更大范围内流动共享。
资源格局重塑——
实现“优质均衡”新跨越
“以前总觉得好学校都在老城区,现在家门口的学校一样出色。”一位家长道出了许多市民的共同感受。这种变化的背后,是南湖区在教育硬件投入上的空前力度与战略远见。
五年来,一座座现代化学校在南湖大地上拔地而起。2021年9月,广大市民期待已久的清华附中嘉兴实验学校正式启用;2022年9月,嘉兴市省身学校一期如期交付启用,同时成立省身教育集团,整体提升城东区域教育质量;亚欧学校、基金小镇学校、曹庄小学改扩建工程等一批新建、改扩建项目持续推进。
据统计,“十四五”期间,全区新建(改扩建)(含在建)中小学校6所、幼儿园20所,累计新增学位超过2万个,极大缓解了学位供需矛盾。2025年,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核心目标,投入9000万元启动南湖区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工程,并入选省级试点区。
硬件是基础,细节显温度。在推进大规模建设的同时,南湖区更注重“润物细无声”的人文关怀。
投入1000余万元实施“冬暖夏凉”民生实事工程,为24所公办中小学安装空调1108台,并对14所学校进行相应线路改造、电力扩容;13000套课桌椅升级“可躺睡”功能;打造23家示范性“学生满意食堂”;对辖区内中小学、幼儿园16个校区24台食堂专业货梯进行加装和修缮……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汇聚成南湖教育最温暖的底色。
与此同时,数字化正为南湖教育装上新的引擎。面对“双减”后的“看护难”问题,南湖区率先开发“共育荟”课后服务系统,实现“指尖上的教育服务”。截至目前,该应用累计登录超过616万人次,服务全区55所中小学(含校区)6.7万名学生,课后托管参与率从改革前的62%增长至100%,托管日均时长从改革前的不足1小时提升到现在的2小时及以上,初中学校同时提供免费晚自修托管服务。
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始终是人的全面发展。为深入落实“五育并举”育人方针,进一步丰富学生课间生活,南湖区优化中小学生课间活动管理机制,将原有10分钟课间活动时间延长至15分钟,引导学生走出教室、积极参与,在适度活动中放松身心、强健体魄、提升素养。
在学生身心健康方面,南湖区中小学实现心理辅导室全覆盖,建立“三人行”帮扶机制,对高危学生家访率达100%。南湖实验中学的心理教师团队创新开发“青花瓷”心理课程,将艺术疗愈融入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