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创出基层治理“南湖模式”

发布日期:2025-11-04 10:48 信息来源:区委政法委

平安是人民群众最朴实的期盼,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近年来,南湖区以一系列创新实践,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平安成绩单”,不仅成效令人惊喜,更形成了居民积极点赞、踊跃参与的生动局面。

南湖天地综治中心

聚拢基层力量实现基层平安

矛盾纠纷量同比下降70%,警情数同比下降60%——这是南湖天地综治中心运行以来,南湖天地商圈平安数据呈现的亮眼变化。

南湖天地综治中心设有“平、战、专”三个运行模式。“平时模式”下,由南湖街道各入驻部门轮流值守,其余力量保持备勤状态。各部门实时交流工作动态,并每日通报中心服务大厅接访情况以及派出所、“民声一键办”等涉及南湖天地商圈的接处警情况。同时,鼓励商圈物业、商户和游客担任情报信息员,通过实时线上互动反映负面舆情、车辆违停、流动摊贩等即时性问题,形成“情报灵通、反应迅速、处置有效”的矛盾预防化解机制。每逢节假日和重大活动,中心实行全体入驻的“战时模式”,保障措施落实到位,召集南湖街道各部门、南湖天地商管公司、活动主办方进行会商,研判制定应急预案,开展联合检查。有专项任务时,中心实行“专项模式”,相关部门按需入驻,落实专项任务整治攻坚,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推动“平安商圈”建设提档升级。

针对南湖天地商圈商家多、顾客多、游客多的特点,南湖天地综治中心创新设立“民声议事厅”品牌,成立“商圈议事委员会”,解决群众纠纷100余起,处理商家难事90余件,真正做到“小矛盾不出中心、大矛盾不出商圈”。“南法讲堂”法治宣传品牌则通过专业课堂为商户提供“法治食粮”,提升商户对各类疑难纠纷问题的化解能力。

在群防群治方面,南湖天地综治中心围绕社会治安大巡查、消防安全大排查等开展6大志愿服务,深化“守护红船”志愿服务品牌建设,累计带动超5万人次参与,实现南湖天地周边重点区域报警数“三年三连降”、伤害警情“零发生”。

七星街道湘城社区

丰富举措实现超大社区“湘安吾事”

湘城社区常住人口2万人,其中新居民达1.2万人,人口结构呈现“本地农转居居民+五湖四海新居民”深度融合特征。居民构成多元化,生活习惯和实际需求也呈现显著差异。

近年来,社区按照“三治融合”理念,以“五群善治”为路径,以社区“合伙人”为基石,以发展“主理人”为核心,以民生“同行人”为引领,通过构建“三人行”治理链条,擦亮“湘安吾事”共治品牌,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社区首创“民情恳谈会”机制,13年来累计解决居民诉求9471件,居民满意度高达90%以上。每月16日,社区党委、物业、人大、政协和综合执法、市场监管、基层警务部门与居民代表齐聚一堂,大小事务大家谈、一起解。

社区还进一步推出“民情驿站+凉亭分站+融合小屋”三级社情民意联动收集体系,打造“民情恳谈会”2.0版,在小区门口、楼栋之间、邻里街角搭建社情民意收集渠道,并从1.2万名新居民中遴选284名党员骨干担任民情联络员,通过持续整合“湘音”资源、延伸诉求反映网络,累计化解新老居民纠纷9400余件,诉求解决周期缩短40%,民情传递效率提升90%。

社区创新实施的“社区主理人”孵化工程,累计培育了210名具备专业特长、务实肯干的居民担任“主理人”,通过“居民点单、党委派单、主理人接单”闭环工作机制,定期发布《共治项目清单》,由“主理人”自主认领、组团攻坚。同时,社区在全市率先试点“执法力量常驻社区”,推动综合执法、市场监管、基层警务等执法力量进驻党群服务中心办公,与“主理人”建立“前端发现—后端执法”联动响应链,并同步链接全区首个“法治人才驿站”专业资源,为主理人提供法律支持,推动“法、理、情”融合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