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0255017X/2025-185907 公开分类
发布单位 南湖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发布日期 2025-04-16
文  号 主题词

南湖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2024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5-04-16 09:30 信息来源: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浏览次数:

2024年,区农水局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3.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6%;城乡居民收入比1.41:1;43个行政村经营性收入全部达100万元以上。

一是聚焦强基增效,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推动农田基础设施提标改造,4590亩省级绿色农田、2.25万亩高标准农田基本完工。重要农产品供给稳中有增,生猪出栏量7.08万头,水产品产量1.30万吨,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达24.92万亩、2.04亿斤,力争全省“产粮大县”称号。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发布市级地方标准《槜李生产技术规范》,13批次优质农产品在省市评比中获奖。加快老旧农机报废更新和新型农机研发推广,完成农机报废111台套、新购置184台套。深化农业“双强”,完成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建设,水稻育繁种示范基地开工建设,金色田园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初评五星级,预计全年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1.83%。

二是聚焦转型提质,擦亮都市农业“金名片”。深化产业平台提能,成功创建湘家荡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出台《南湖区关于进一步加快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坚持“内育”“外引”双向发力,累计签约涉农项目25个,其中亿元项目5个。绿康农业84000吨优质生态米生产项目、蛭富生态水蛭养殖项目(一期)建成投产,白玉蜗牛现代化产业园开工建设,全年9个城乡提升项目投资完成率120%、16个省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112.5%。做精乡村特色产业,完成水蜜桃、葡萄、生姜数字生长模型搭建,水蜜桃和蜗牛产业入选省级“土特产”精品培育项目,南湖蜗牛入选省级名优“土特产”百品榜,建成10亿元“土特产”全产业链1条。推动农业数字化改造,创成省级数字农业工厂2家。

三是聚焦示范引领,绘就千万工程“新图景”。成功承办全省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推进会暨缩小“三大差距”动员部署会现场考察活动。推动和美乡村联建联创,开工建设“十里桃花”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建成省级未来乡村3个、省级乡村数智生活馆4个。推进和美乡村“三大行动”试点建设,新建(提升)村道66公里、完成路口设施改造155个。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数字化综合管理”标准化试点,开发“农村人居环境一张图”应用场景,“浙农码”日均使用量超10万人次,相关做法在农业农村部专题研究班上作交流发言。错位组团推进乡村运营,出台《南湖区乡村运营(2024-2027年)实施方案(试行)》,构建“1+4”乡村运营品牌矩阵,支持4个乡村运营重点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游学产业,组建成立三星培训中心,构建跨区域多部门共建联建机制,开发特色研学课程110余个。

四是聚焦改革赋能,拓宽农民农村“共富路”。出台《南湖区深化以集体经济为核心的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实施方案》。完成4个村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试点工作。开展“三清一促”专项行动,制定强村公司运行、村级合同管理、村级债务管理等制度,问题化解整改率达100%。完成19个村股份分红1347.38万元,盘活闲置农房202宗。实施现代“新农人”培育,打造国家级、省级农民田间学校(堂)3家,创新举办全省首个乡村CEO培育培训班,初步形成“专题培训+技能认定”服务模式。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新培育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家、示范性家庭农场8家。加强低收入农户保障,为1057名低收入农户购买医疗补充政策性保险,落实产业扶持、“飞地抱团+”等政策。

五是聚焦惠民有感,织密水域监管“责任网”。加强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提升,新丰镇镇北圩区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入选平原河网地区河湖水利感知体系试点建设。持续推进水域生态修复,完成农村河道综合整治22公里、中小河流治理6公里,建成生态缓冲带6公里,河道清淤33万方。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完成农业灌溉工程更新升级75座。推进国家节水型社会复评。编制《南湖区全域幸福河湖建设规划》,建成滨水绿道5公里、城乡亲水节点6个,竹林村创成市级高品质水美乡村,并入选省级典型案例。相关工作在全省河长办主任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全年完成全口径水利投资2亿元,新争取省级以上资金486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