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江南水乡的温柔怀抱中,南湖区以其独特的水利智慧和生态理念,书写着“嘉水安澜”的南湖篇章。
水,作为农业生产的命脉,不仅是生命之源,更是南湖区农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南湖区以农业水利为核心,通过智慧化管理、生态修复及产业融合,构建起防洪减灾、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并重的综合体系,为区域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智慧引领 科技赋能农业水利新篇章
每逢梅雨季节,南湖区依托水利数字化平台,精心构建起一套高效、精准的农业水旱灾害防御体系。该平台集雨量监测、水位监控、气象预报、工程调度等功能于一体,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守护者,实现了对全区农业水情的实时掌握和动态分析。
“去年的梅雨季节,南湖区水利数字化平台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南湖区农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6月,面对连续强降雨,平台通过8个雨量站和9个水位站的实时数据采集,如同敏锐的触角,精准感知着每一丝变化。结合气象部门提供的精准预报,提前预测了水位上涨趋势。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船长,提前预见了风暴的来临。

基于此预测,南湖区迅速下达调度指令,对七星圩区、陈良圩区等关键区域启动预排。在七星圩区,一台台水泵如钢铁巨兽般轰鸣运转,有效降低了圩内水位,为后续降雨腾出了宝贵的库容。
据统计,去年整个梅雨期间,平台共处理数据超过10万条,下达调度指令20余次,启动水泵50余台次,累计排水量超过4000万立方米,成功保护了8万亩农田免受水患侵袭。
为确保农业水利设施的安全运行,南湖区各镇(街道)每年都会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工作。今年年初,南湖区再次组织专项检查组,对全区范围内的圩区、堤防、泵站等关键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经过一周的紧张施工,渗漏部位得到有效修复,消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目前,检查组还对在建水利工程进行了严格的安全检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到位,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大雨停止,南湖区农水部门也未曾松懈,而是立即组织召开工作复盘会。会上,辖区和指导专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逐一梳理,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期限,确保隐患清零。同时,各辖区单位对全区水位设施、雨量计、流量计等设备进行全面巡检维护。在某个偏远的监测站,工作人员顶着烈日,仔细检查着每一台设备,确保它们正常运行。
从去年以来,南湖区一直在持续完善闭环管理机制。在梅雨期结束后,都会组织专业团队对防汛信息管理系统和数据平台进行全面检查和优化,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安排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一旦发现设备异常或险情,能够迅速响应、及时处置。这种闭环管理模式不仅提升了防汛工作的效率,更为农业安全度汛提供了坚实保障。

生态优先 美丽河湖绘就绿色农业新图景
湘家荡作为南湖区的生态名片,近年来在农业水利生态修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实施清淤工程、农田退水“零直排”建设工程、水下森林建设等一系列措施,湘家荡及其周边水系的水质得到了根本性改善。
据2024年水质监测数据显示,湘家荡水质类别达标率持续保持100%,Ⅱ类水占比达到了50%以上,透明度稳定在0.8米以上。这一显著成效得益于南湖区多年来持续不断的生态修复努力。
在湘家荡周边水系的水面下,沉水植物绿色的森林,不断吸收着水中的营养物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而生态浮床恰似一个个绿色的小岛,为水生生物提供了栖息和繁殖的场所。

今年,南湖区进一步加大生态修复力度。谋划引入更多种类的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群落,构建更加复杂和稳定的生态系统。就像搭建一座巨大的生态城堡,让每一个生物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家园。同时,对部分老化失修的生态浮床进行更换和维护,确保生态修复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针对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南湖区在部分小区内部和农业核心区域实施了雨污水管分流净化改造工程以及农田退水“零直排”建设工程。
近年来,南湖区大力推进农田退水“零直排”建设工程。通过建设生态沟渠、改造灌溉系统等措施,有效减少了农田尾水直接排入河道的现象。如今,这里的河水清澈透明,岸边绿树成荫,成为了村民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数据显示,项目实施后农田尾水中的氮磷含量有效降低,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明显减小。
通过近三年项目实施,南湖区持续推进农田退水“零直排”建设工程,确保项目设计与农业生产需求相契合,真正实现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产业融合 激发农业经济新活力
南湖区在推进农业水利建设和生态修复的同时,积极探索“水利+农业+文旅”的融合发展模式。以湘家荡为例,该区域通过打造亲水便民功能区、举办多元化文化活动等方式,充分满足了群众的多层级需求。
去年,湘家荡度假区成功举办了“鱼乐美市暨鱼王拍卖”“龙闯杯”湘家荡微马等一系列多元化活动。在“鱼乐美市暨鱼王拍卖”活动现场,一条巨大的鱼王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大家纷纷出价竞拍,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在“龙闯杯”湘家荡微马比赛中,选手们沿着湖边奔跑,感受着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风景。

据估算,全年该区域共计接待游客216.61万人次,同比增长2.39%;实现旅游收入2.97亿元,同比增长1.7%。特别是新开的湘家荡熊猫欢乐谷乐园成为春节期间的热门打卡地,园内人山人海,孩子们在游乐设施上欢笑玩耍。这里还带动了周边农产品的热销,让区域农业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
今年初以来,南湖区以加大渔业产值为目标,进一步深化“靠水吃水”产业融合模式。依托湘家荡的生态优势和文化底蕴,打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旅游项目。比如,渔业企业加强与电商平台合作,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电商平台,南湖区的农产品可以销往全国各地,让更多的人品尝到这里的美味。此外,还将举办更多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和技术交流会,提升区域农业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如今,南湖区正一步一个脚印,将农业水利、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凭借积极的探索,南湖区正在努力成为农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典范,为更多地区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宝贵经验,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愿景在这片江南水乡绽放出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