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7-29 09:38 信息来源:区发改局(区服务业发展局)

南湖民革基层委:

你们在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南湖区以特色平台建设激活服务业发展新引擎》的提案已收悉,经实地走访调研、讨论分析,现答复如下:

一、针对“第一条建议”方面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逐步提升南湖区服务业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水平,打造城市创新区都市服务业发展核和亚太路科创带创新发展核两大内核。城市创新区都市服务业发展核:依托南湖区六大街道服务业发展基础,突出强聚合力、功能多样化,聚焦科技信息、总部经济、现代商贸、数字经济、文化旅游等领域,重点打造以嘉创湾、1921产业园为主的科技信息板块,以中山东路、南湖新区CBD为主的总部经济板块,以南湖天地、八佰伴为主的现代商贸板块,以子城都市经济产业园、嘉兴电子商务产业园、南湖视听谷为主的数字经济板块,以南湖景区、月芦文杉为主的文化旅游板块。做优做强二环内高端要素集聚、时尚消费引领、文旅融合创新等核心服务功能,奋力打造具有竞争力、影响力的都市服务功能集聚高地。亚太路科创带创新发展核:联动南湖新区、南湖高新区、湘家荡、凤桥镇、余新镇等板块,以亚太路科技创新带为纽带,重点发展研发设计、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检验检测、信息技术、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推进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南湖基金小镇、南湖实验室、南湖研究院、梅花洲科创新城等平台建设,同步导入高品质、国际化的生活性服务业,加快甪里未来健康城、高铁新城国际研发社区规划建设,全力打造具有引领性、示范性的城市创新发展核心。

二是构建服务业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在服务业领域大力实施“雄鹰行动”“凤凰行动”“雏鹰行动”“瞪羚计划”,引育一批服务业龙头企业,扶持培养专精特新企业,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精准施策,提供政策扶持、金融支撑、人才赋能、专业服务等全方位服务。积极培育全产业链生产性服务业龙头企业、领军企业,支持“雄鹰”“链主”企业联动上下游企业,组建微电子、智能终端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支持企业在关键技术突破、研发设计等领域开展协同创新。大力支持总部型、平台型、链主型领军企业开展资本运作、企业并购、股改上市,到2027年,培育省级服务业领军企业5家以上,服务业民营企业全国500强实现突破。持续深化“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工作,强化分类指导和服务,推动一批营业收入在5000万元-10亿元之间、细分市场有竞争优势、成长性好、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的优质企业提速提档发展。

三是保障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护航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和服务业企业发展,狠抓现有项目资金到位率、开工率和竣工率,强化项目信息数字化管理,动态关注项目关键节点,形成项目落地管理“时刻表”,并明确每个节点的责任人员。强化项目落地服务,抢抓“两重”“两新”政策机遇,围绕重点服务业项目,争取更多项目获得国家专项资金、国债资金支持。到2027年,每年开工建设服务业重点项目不少于5个,每年新增服务业投资不少于20亿元。

二、针对“第二条建议”方面

一是有效盘活存量资产。结合全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通过“一图一册一表”方式掌握低效资产信息,做到空间总体规划和资产盘活方案的有效有序衔接。加快甪里街片区、汽车商贸园片区、古城核心片区、月芦文杉片区、1921产业园等可开发利用的重点板块统筹谋划,形成“一项目一方案”,加快实施城市有机更新和综合品质提升相结合的片区开发。到2027年,越秀南路秀洲商城地块、华光大厦地块、正大车业地块等地块改造项目力争完工,城市发展动能、创新活力进一步释放。

二是大力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扶持培养一批创新型骨干企业,建立区级入库高新企业培育库,做好政策培训和辅导服务,积极引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潜力大的服务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平台型企业和总部型企业。依托南湖区优质的研究院经济载体,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构建高效的成果孵化体系,探索“产业研究院+园区平台+产业基金”模式,培育孵化一批数字软件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创意设计等细分领域的优质初创型企业主体,有效实现科研机构研发资源与企业技术需求的精准匹配。到2027年,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企业达50家,争创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家。

三是不断增强高端商务服务能力。依托南湖新区CBD楼宇集群、高新区南湖科创中心等功能楼宇平台,推动楼宇经济与总部经济融合发展,加快高铁新城核心区、槜李知识湖区TOD智创综合体等开发进度。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跃升创优行动,加快推进长三角(嘉兴)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支持争创国家级、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主动承接上海展会溢出效应,加强与沪会展行业在嘉兴国际会展中心、南湖宾馆等合作办展,在重点展会中举办具有南湖行业特色的自办展、展中展。做大做强法律服务与咨询服务品牌,支持发展涉外业务,吸引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法律服务、会计审计、税务服务机构。

三、针对“第三条建议”方面

一是全力推动楼宇经济提质增效。突出楼宇产业特征和专业优势,推动上下游企业、同类企业和关联企业快速集聚。重点楼宇明确主要业态和功能定位,打造一批金融创新、科技研发、电子信息、商务中介、电子商务、时尚健康、教育培训等特色主题楼宇。依托南湖CBD楼宇集群、南湖科创中心等功能楼宇平台,加大总部型、龙头型企业和发展前景好、行业领先、管理规范的高税收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力度,推动形成一批高税收楼宇和企业梯队。充分挖潜全区范围内低效楼宇、闲置商贸综合体资源,实施“低效楼宇专项整治、闲置商贸综合体提升”行动,迭代更新商务商贸业态。探索建立区级“楼宇经济信息服务平台”和楼宇经济产业大脑。

二是加快推动重要产业载体发展。做大做强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等科创服务平台、槜李知识湖区等高端商务平台、甪里未来健康城等品质生活平台以及南湖基金小镇金融服务平台、嘉兴电子商务产业园数字贸易平台,全力支撑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聚焦都市型工业发展方向,积极培育制造服务融合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一批具有区域代表性的都市型工业社区、特色硅巷(创新街区)和工业创新体等工业载体,快速集聚发展软件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创意设计服务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创新性生产服务。

三是优化服务业发展工作机制。统筹优化要素配置,集中力量支撑和保障服务业优质企业、重大项目发展,提升服务业要素配置效率。优化融资支持政策,支持服务业企业通过上市、无形资产抵押贷款、债券发行和股权投资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加强数据要素开放,加快城市管理数据库、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建设,提升政府各部门间数据交换效率。坚持人才引进与培育并重,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强化监督考核。加强对服务业新兴业态的分析研判,做好服务业定期分析、协调推进工作。加强对规(限)上服务业企业的数据监测,及时掌握企业经营情况,针对企业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做好统筹协调。加大对服务业重大项目招引、重要平台建设等主要发展目标的推进力度,对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镇街给予一定的要素倾斜。

三、针对“第四条建议”方面

一是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南湖区省级两业融合发展标杆区,推动微电子“研发设计+高端制造”有机融合、智能装备“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深度融合、新材料“专业化制造+整体解决方案”集成融合。鼓励科创研发、设计、文化创意、供应链管理等服务业企业以委托制造、品牌授权、衍生品开发等方式向制造业环节拓展。推动近消费市场型轻工业向数字工厂、共享制造中心、数字营销、创意设计、个性化定制等服务型制造模式转型。深入实施“一企一校一学院”计划,加强工业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嵌入式合作,提供需求分析、创新试验、原型开发等服务。到2027年,省级“两业融合”全域试点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新增工业设计中心3个以上。

二是拓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路径。大力推进“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加快形成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物流、旅游、休闲相互结合与相互促进的互动发展模式,高水平建设“幸福桃源”农文旅融合示范点。依托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建设,深入发展创意农业、体验农业、观光农业,开发乡村体育赛事、乡村研学等乡村旅游产品,到2027年,全区乡村休闲旅游年接待游客超1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3亿元。打造南湖特色农业运营模式,加快引育具备策划、文创、设计、规划等专业能力的乡村运营人才,建立人才储备库,壮大乡村运营队伍。引导支持粽子、酱鸭、黄酒、南湖菱等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到2027年,建成农事服务中心5个,累计引育乡村运营人才100个,力争入选省级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工作室2个。

三是加速现代服务业内部行业渗透融合。支持服务业细分行业跨领域交叉渗透,大力发展“科技+”“信息+”“旅游+”等融合性服务行业。积极利用人工智能、5G、互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软件信息技术,不断拓展智能制造、供应链金融、智慧社区、智慧养老、智慧物流等应用场景。深入实施“旅游+”工程,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新旅游产品供给,推进工业旅游、商贸旅游等一批旅游融合产品开发。到2027年,力争开发15个多业态融合发展项目。


最后,感谢对服务业平台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南湖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5年7月21日


(联系人:陈春圆   联系电话:15857376880)

关于对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2号提案的答复.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