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3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7-29 16:40 信息来源:办公室

姜含彬委员:

您在区政协五届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强我区夜市经济管理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我局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座谈等方式对南湖区夜经济发展的相关背景、政策、实际情况进行了相应的了解。结合线上线下沟通和南湖区发展管理实际,答复如下:

一、针对“第一条建议”方面

南湖区一直以来很重视夜间经济发展,2020年6月申报省级夜间经济试点城市。“嘉里来消费、美好夜生活”为主题,打造一批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培育多元化夜间消费模式,推动夜间经济集聚区繁荣发展。比如:南湖旅游区(南湖天地),打造以南湖为核心的文化景观街区;月河步行街(完善和丰富护城河夜游、船游内涵),打造集餐饮、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商业街;芦席汇历史文化街区,打造体现江南运河文化、展现江南城市水乡慢生活的精品主题文化街区(与月河街区互补、民宿客栈、特色餐饮、文化创意、休闲商业);合乐城商圈,打造多场景商业空间,打造休闲购物中心;九曲里商圈(商端餐饮、商务休闲、魅力娱乐、城市精品),打造轻奢华、慢生活的商业体;梅花洲康养休闲区,打造富有本地特色的文创、美食、酒吧和活动于一体的区域夜生活文化街区;湘家荡旅游休闲度假区,打造集消暑夜养、特色美食、亲子娱乐等亲水体验特色于一体的国际休闲度假夜间风情街区。

夜间消费模式:夜宴南湖(船宴,与辉同行也介绍体验过)、夜购南湖(八佰伴、江南、戴梦得等商业综合体,延长时间、举办活动)、夜游南湖(景区、范蠡湖公园、三塔公园、凌公塘公园)、夜娱南湖(凌公塘公园音乐厅、掼牛馆)、夜健南湖(休闲运动公园、社区运动中心、健身场所)、夜宿南湖(地方特色住宿项目)、夜学南湖(博物馆、图书馆夜间开放);夜赛南湖。

今年,南湖区制定扩内需提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也是把支持发展夜间经济作为13项措施之一。

制定夜间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夜间经济的发展目标和重点区域。优化城区商圈布局,规划形成“2346”夜间经济发展格局,即2个区级夜间经济集聚区(月河历史街区、梅湾历史街区),3条特色鲜明的美食街区(月河、梅湾街、芦席汇),4个购物“夜经济”商圈(南湖湖滨、合乐城、九曲里、八佰伴),6个夜游景点(月河、南湖湖滨、梅湾街、梅花洲、湘家荡、芦席汇)。加强对夜间经济的政策支持,放宽夜间经营限制,简化审批手续,为夜间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丰富夜间消费业态,打造一批夜间消费场景,如夜市、酒吧街、24小时书店等,提高夜间消费的吸引力和活跃度。2025年举办各类夜间文化活动和促销活动30场以上。

目前,南湖区正依托“浙BA”篮球赛事,大力发展体育赛事夜经济,在南湖区主场凤桥中学周边结合非遗文化开展特色集市。此外,以举办演唱会、音乐节为契机,在紫阳街开展嘉兴“限时步行街”。

二、针对“第二条建议”方面

对于街区管理,以第三方统一运营为主,如少年路由嘉城统一运营,执法局主要负责协助他们对区域摊位设置、非机动车停放区域等进行规范,在运营过程中对保洁、保序进行监管,发现问题及时派发指导整改。加强环卫保洁力度,适当延长保洁时间,确保垃圾日产日清。加强夜间交通安全、卫生环境、治安秩序等方面的动态巡查,加强联合执法力度,提升夜间城市管理的效能。

三、针对“第三条建议”方面

为了方便停车,结合民生实事项目工作,今年大力推行了机关企事业单位错时共享,谋划建设机关企事业单位错时共享停车点位19处,对外开放错时共享停车泊位633个,目前全区共计开放停车位1438个。比如八佰伴周边的新兴街道办事处、南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凌公塘公园周边的大数据局、住建局等都进行了晚上停车位对外开放。同时,各执法中队晚上会组织夜间巡逻,在重点期间,执法局也统一组织东西两片夜间巡查,对严重影响市容、交通环境等行为,及时纠正,对屡教不改、影响恶劣的依法严格处罚。

四、针对“第四条建议”方面

一是加强夜市食品摊贩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配合所在镇(街道)和综合执法部门,对夜市摊贩开展排查整治,核对食品摊贩登记备案证情况,督促商户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划定或者指定的场所、区域、地点和时间内经营,指导未进行登记备案的食品摊贩按规定进行食品安全登记备案,截至目前已累计监督检查夜市摊贩252家次。

二是督促食品摊贩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配备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销售、加工和废弃物收集设施,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用于食品经营的工具、用具、容器、设施等符合卫生要求,防止污染,并不得与其他用具混用,用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按照要求对餐饮具进行清洗、消毒或者使用集中消毒餐饮具和符合规定的一次性餐饮具,销售散装直接入口食品的,有防尘、防蝇、防虫的设施,从业人员保持个人卫生,制作、销售直接入口食品时,穿戴清洁的衣、帽,截至目前已累计检查夜市摊贩78家次。

 三是督促食品摊贩落实食品原材料索证索票管理,仔细查看肉类、蔬菜、调料等原材料的进货渠道、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要求经营户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制度,确保食材来源可溯、质量可靠,从源头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确保市民吃得安心。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还将持续加大对夜市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不定期开展“回头看”检查,并加强对夜市摊贩食品原料的监督抽检,严厉打击各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为市民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夜间消费环境,让夜市的“烟火气”更有“安全感”。

五、针对“第五条建议”方面

区发改局将大力发展具有南湖区特色的夜市经济,避免重复化和同质化的夜市。比如探索发展“红色烟火”文创夜市。南湖景区周边:推出“红船精神”主题灯光秀,搭配红色文创集市(帆布包、徽章、剧本杀),联动“南湖1921”红色旅游列车打造夜间文化驿站。还可以利用月河江南水乡文化IP,沿河布局灯笼夜市、摇橹船夜游、水上集市(售卖菱角、南湖藕等特产)。同时,可以激活“夜市+”产业联动,延长消费链条。比如“夜游+夜购”联动。开通“古运河夜游巴士”:从月河码头出发,经芦席汇、船文化博物馆,沿途设夜市接驳站。

研究发放“中国古镇看嘉兴”文旅消费券活动,拉动我区住宿业发展,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中心城区文旅高质量发展,使越来越多的游客将“过路游”变成“过夜游”。开展“文旅融合看南湖”系列活动,结合节假日等节点,举办各类文旅融合特色活动,通过“线上+线下”方式,邀请旅游达人、网络大咖推介其眼中的南湖,加大引流力度,全方位吸引游客。持续做旺文体旅消费,鼓励工厂店进商圈、进集聚区;立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结合各地自身特色,打造“一城一街区”,培育壮大演艺机构、演出经纪、票务平台等经营主体。2025年力争全区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增长6%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

最后,感谢对南湖区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南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5716

 

(联系人:王佳怡    联系电话:15757128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