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117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7-30 16:46 信息来源:区教育体育局

民进界别、朱晨委员:

你们在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四链融合 推动体育经济高质量发展;关于推进体育特色化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我局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制定解决方案,认真抓好落实。现答复如下:

一、针对“做强产业链,形成体育产业新格局”“学校层面,丰富课程内容,引入更多趣味性和竞技性强的体育项目”“结合南湖区地方文化特色,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项目和赛事”方面

一是体旅融合激活赛事活动,流量变增量。充分响应“跟着赛事去旅游”,积极开展体旅融合集市活动,打造一场让市民跟着赛事去旅行的全新体验。2025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第十四届中国掼牛争霸赛总决赛(国际级)在南湖区凌公塘主题公园掼牛馆举行,2025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龙舟竞渡和踏白船表演赛在嘉兴西南湖举行,2025年第四届长三角无人机锦标赛在天旭航空飞行营地举行。2025年南湖区青少年(儿童)跳绳公开赛在凌公塘文化主题公园举行,赛场外,汇集20余个摊位的南湖非遗市集成为另一处人气焦点。农民画艺术氛围浓郁,古居斋糕点飘香,“查拳”武术科普引人驻足,5000余名市民游客在观赛之余,品味非遗美食、体验手作文创,实现“观赛+逛展”双重乐趣,带动地摊经济效益超10万元。深度融合‘体育+文旅+消费’业态,通过“一根跳绳”联动体育竞技、非遗传承、文旅消费三大场景,既是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也是打造长三角中心城市体育新格局的创新探索。二是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衔接的中小学体育竞赛体系。2025年将举办区中小学生(幼儿)体育竞赛比赛38项,承办2025年长三角乒乓球、无人机邀请赛、2025年浙江省青少年短道速滑、冰球、花样滑冰锦标赛等7项省级以上赛事。不仅举办了贴合青少年儿童体育爱好、体育特长的赛事活动,还有针对性地举办了专项体育赛事,推动南湖区青少年体育活动实现了“多点开花”。通过完善赛事体系,推动了青少年体育活动的规范、有序开展,带动运动员注册人数持续增加,形成了“以赛促练”的良性循环,促进体教融合可持续发展;三是聚焦品牌赛事推动品牌项目培育。2011年,嘉兴掼牛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每年的端午节期间,嘉兴市南湖区都会举办“中国掼牛争霸赛”,成为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的一大亮点,掼牛争霸赛已发展成为一项国际性的体育赛事,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爱好者的参与。2012年起,中国掼牛争霸赛已成功举办十三届,被评为浙江省品牌赛事。

二、针对“完善资金链,构建体育产业新支撑”“提升公共体育设施开放水平,延长开放时间,简化预约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提升设施使用效率”“进一步优化全区体育资源配置,关注城乡、校际间的体育教育,利用“互联网+体育”模式,引入优质教育资源,缩小城乡、校际间的差距”方面

一是推动体育场馆设施扩容提质。积极推动新建南湖区全民健身中心,5月16日在第10届区政府第27次区长办公(规划)会议上通过了南湖区全民健身中心用地由公共设施用地已调整为体育用地,有望今年开工建设。项目位于南溪路与南江路交叉口东北侧区消防大队东侧,用地面积26482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建设12项以上体育项目,并包含1500座的室内体育馆和500座的标准室内游泳馆、综合训练馆、室外体育场等。2024年建成了清华附中嘉兴高级中学水上项目基地,位于与湘家荡同根同源洪家荡,水上基地拥有4条780米短航道,1条1750米长航道,均为标准直线航道。2025年继续加快新建、改建93个便民体育场地设施,所有项目计划将于9月底前全部完成建设。二是积极挖掘“金角银边”,拓展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供给。利用弃厂房改建一律羽毛球馆、柒号馆、南湖区网球中心;利用桥下空间建成凤桥镇联丰村,国球进社区、嘉兴大桥下篮球场。加强管理坚决防止出现体育场地设施荒废现象。用好现有公共体育设施,开展全民健身健康指导,引导群众寻求多样化的锻炼方式,优化“有处”变“优处”。三是开展健身设施优化服务行动。南湖区共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3030个,场地大多集中在学校及企事业单位。2025年,南湖区充分整合和利用公办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资源,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2024年11月,重新申报了2025年度南湖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清单,落实做好全区31所公办中小学47个校区体育场地设施100%向社会开放,其中全年开放30家,寒暑假、双休开放17家,为了使居民进校更便捷,健身更科学,运动更安全为出发点,特开发了学校场所健身码扫码进校锻炼,所有开放学校场地灯光亮化及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截至6月底已接纳百姓进校锻炼40多万人次。同时,2025年15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向社会开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三、针对“铸牢人才链,培育体育产业新活力”方面

建立起“幼-小-初”“贯通式”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南湖区充分依托体育后备人才基地项目布点学校积极推进教育教学、师资等多方面的衔接,打开体育苗子的成长通道,实现训练与文化课学习两不误、两手硬。充分发挥南湖区少体校作用,打通有体育特长和体育特长发展潜质的学生升入优质体育特色学校的就学渠道。区少体校根据布点项目和后备人才培养的需要,6月份发布招生方案、测试方案,计划通过公开测试招收有相关体育特长的学生173名。

2025年上半年,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中心小学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嘉兴南湖实验学校、嘉兴市实验小学2所学校正在申报2025-2028周期“浙江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四、针对“突出创新链,释放体育产业新动能”方面

坐落于嘉兴市南湖区的运动家大厦是“国家社区运动健康中心试点建设”旗舰点标志性项目,南湖区教体局作为项目执行主体,将其1至4层改造为社区运动健康中心,面积超3000平,打造了覆盖“全人群、全年龄”的优质高效的运动健康新空间,探索出一套在试点建设中的“南湖经验。”一是优化“政府保障+社会参与”双轮驱动模式,引入在城乡数字体育投建管运维领域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混合制企业——浙江运动家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为试点项目提供“建管运维”一体化服务,推动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建设运营的可持续性;二是推进双元共享信息化平台建设,提升体卫融合服务水平。探索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在健康数据管理以及健身器材、可穿戴设备智能化体系建设方面的进展,贯通卫生、市民健康档案等系统,实现体检信息、诊疗信息、国民体质测试信息,以及运动处方执行信息等关键健康数据能够与市民健康档案互联互通,强化数字化健康管理,提升业务协同。三是开展常态化国民体质监测。截至2025年6月,南湖区已完成全国第六次国民体质监测1651人、常态化预约监测94人,超额完成全国第六次监测任务。四是推动职业技能和科学健康知识普及,与南湖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携手合作,已举办四期500余人南湖区科学健身大讲堂及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

感谢你们对南湖区体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嘉兴市南湖区教育体育局

2025年7月15日

(联系人: 石佳雷   联系电话:0573-83839711)

南教体函〔2025〕1号 对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117号提案的答复.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