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振青年文化消费,大力发展“青春经济”,6月12日,区政协共青团、青联界别举行青年圆桌会,区政协副主席孙薇出席活动,区政协提案委、区文化和旅游局、区经信商务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十余位委员代表以及来自文化产业协会、文化企业、文化街区的代表面对面开展交流协商,活动还特别邀请了在嘉工作、生活的外国青年代表共同参与,现场讨论热烈。
会上,委员代表首先汇报《提振青年文化消费 大力发展“青春经济”》课题调研情况,结合我区实际提出“优化文化产品供给,激发青年文化消费需求;降低消费门槛,提升青年文化消费可及性;加强政策支持与产业生态构建,强化宣传引导与青年认同感”等具体建议,与会各方结合自身经历积极建言献策。
沈 洮 南湖区文化产业协会秘书长、嘉兴电影集团副总经理
文产协会将积极发挥好政府和文化企业之间的联络作用,文化企业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打造适合青年人的“文化产品”,才能“文化出圈”。建议政府在制定促消费措施方面应加强与企业沟通,提高政策精准性、实效性,同时能加强对文化企业的政策扶持。
余一樑 市政协委员、南湖区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嘉兴第九区总经理
近年来南湖区文化产业受疫情冲击、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因素影响发展较为困难,但我们也发现与此同时青年群体消费倾向发生明显变化,精神消费需求逐渐旺盛,演唱会、脱口秀等演艺市场不断向好,这也为我们文化企业发展带来机遇,所以本地文化市场需更加注重向外输出,通过“文化+”“新媒体+”的方式吸引更多外来流量。
顾笑丹 嘉兴开元文旅总经理助理
作为芦席汇文化街区的运营方,我们注意到目前本地传统模式的商业体已趋于饱和,因此必须坚持差异化发展,在商业服务中需要提供更多元的业态、更丰富的场景式体验和更独特的情绪价值,特别是在为青年提供的文化产品、服务内容上可以注重挖掘店铺主理人的故事内涵,同时建议政府对于嘉兴本地培育的“首店”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和帮扶。
FIONA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外籍教师
我来自澳大利亚,目前在嘉兴工作、生活,我非常热爱这座城市。随着中国过境免签政策的施行以及乌镇国际戏剧节的溢出效应,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来到嘉兴主城区,因此建议可以为外国游客提供更多文化体验项目,比如推出外文版的美食文化地图、在文化街区开设更多传统手工艺体验工坊、地方戏曲表演等;在旅游景区、交通站点等区域提供多语言版本的公共标识,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的城市活动信息发布时能附上外文,我们非常希望和乐意参与,但很多时候无法获取这些信息,也可以建立一个志愿者项目,让返乡的中国留学生、本地大学生等精通外语的当地人担任导游,双方在交流中会更增进文化认同和国际友好。
张岳松 区政协常委、龙庄润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在提振青年文化消费方面,应当注重建立特色的文化场景,积极挖掘打造本地IP。同时希望能充分利用好城市中的闲置空间,打造主题化的青春街区、特色化的青年小店来促进青年文化消费。
唐立峰 区政协委员、嘉兴市聚上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
要促进青年文化消费,文旅环境方面可以有所提升,比如在促进演艺经济方面,建议可以进一步改造完善场馆硬件设施,提升观演体验,加强大型活动的交通专项规划,做好临时交通管制与疏导工作等等,通过提升城市整体公共服务水平,吸引更多演艺团队来到嘉兴,从而带动“吃住行游购”等各类消费。
区政协提案委、区文化和旅游局、区经信商务局负责人分别对委员、代表们的建议作出回应交流,表示将进一步强化部门协同,提高提案建议办理质量,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和优化一批新消费场景,着力培育一批受青年喜爱的本地文化消费“爆款”,提升青年文化消费的获得感、体验感和便利度等。
区政协副主席孙薇对界别前期调研成果和本次协商活动予以充分肯定,指出提振青年文化消费,要坚持培育青年味的文化消费产品,创新青年味的文化消费场景,也要充分营造青年味的文化消费环境。区政协将进一步督促好相关提案办理工作,通过提振和推动青年文化消费,激活南湖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
会前,与会代表们还共同参观了大运河数字诗路e站南湖体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