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沈福良代表:
您在南湖区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规避高层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安全隐患的建议”已收悉。
首先感谢您对高层建筑地下车库充电桩安全工作的关心、关注与支持!我单位高度重视此项建议,多次与相关会办单位进行对接研究,多措并举推进问题解决,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保留量的不断上升和车况性能老化,地下充停场所的火灾风险也在不断积聚。为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安全管理水平,省发改委、省能源局制定出台《浙江省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自2024年12月1日起实施。2025年7月,南湖区安委办印发《南湖区加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安全管理暨“一件事”改革工作任务清单》,全面推进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产品质量、建设管理、运营维护安全监管“一件事”改革,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安全管理水平。
一、提高充换电设备产品质量水平。区经信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发展和改革局牵头强化并实施安全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贯彻落实《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安全要求》《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安全要求》等国家强制性标准,按照国家部署实施充电桩产品强制性产品认证,督促指导充电桩生产企业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开展质量安全自查自纠,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有效提升质量安全源头把控能力。
二、强化规划布局管理。建设部先后出台国家标准《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标准》(GB/T 50966-2024)《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设计标准》(GB/T51077-2024)《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通用技术要求》 (GB/T 29772-2024)《电动汽车分散充电设施工程技术标准》(GB/T 51313-2018),分别对电动汽车集中布置整车充电、电动汽车电池更换和分散布置整车充电场所选址和平面布置、防火分区、消防系统、安全疏散和救援设施配置等消防安全内容作出明确规定。例如:标准均明确室内充换电场所应当设置消火栓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配备灭火器。《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标准》规定充电位大于50的充电站充电区不应布置在半地下室或地下室;充电位小于等于50的充电区确需在地下室建设时,宜布置在地下室一层,且宜布置在地下室的车辆出入口处,并应满足消防救援要求和人员、车辆安全疏散。为电动汽车充换电场所工程设计、建设以及使用提供了消防安全规范指引。接下来由住建部门牵头贯彻落实《新能源汽车地下充停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地方标准,地下车库充电桩安装应符合相关安全要求;市场监管部门鼓励引导相关单位制定充电桩相关标准,推行“分级认证”制度。
三、加强充停场所安全管理。根据《浙江省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和《浙江省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分工》,消防部门在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方面的安全监管职责主要是对充电基础设施的产权、运营或使用单位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情况依法进行监督检查,并处理相关违法行为;负责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火灾事故救援工作。近年来,结合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高层建筑、电动自行车、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等专项整治工作,同步推进电动汽车充停场所消防安全监管。一是强化日常隐患巡查。将电动汽车充停场所消防安全纳入日常消防安全巡查范畴,督促充电设施单位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要求,建立防范火灾措施。发挥消防安全专委会平台作用,将电动汽车充换场所安全纳入高层建筑、商业综合体等消防安全治理内容,指导主管部门、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加强电动汽车充换场所消防安全日常管理,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二是强化灭火救援准备。组织走访电池生产企业了解相关技术变化,学习新能源汽车处置技术指导手册、处置要点,修订灭火救援预案,开展实地实兵实装演练。结合灭火救援新技术运用开展新能源火灾处置专题授课,了解掌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材料应用,为灭火救援及火灾扑救的开展打下基础。三是强化消防安全宣传。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普及电动汽车起火危害、车辆安全充停事项、火场逃生自救等基本常识,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消防安全意识,营造各方共同关注、支持充停场所、充电设施建设和改造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我单位将按照代表的建议,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推进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部门工作联动和信息共享。加强与发改、经信、市场监管、住建、应急、文旅、资规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强化部门联动,开展联合调研、培训、检查、执法等。加强部门间数据信息共享,及时通报重大问题和情况。推动建立锂电池应用场所火警信息通报和联合处置机制。
二是压实单位场所消防安全责任。督促电动汽车充停场所建设运营单位落实企业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常态化开展巡查巡防,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消防安全水平。
三是强化数智赋能和技术创新。继续深化与行业龙头企业的协同合作,拓展“AI+消防”应用场景,迭代风险防控平台,建强火灾预警模型,拓展风险评估、非现场监管、数字宣传等功能,推动技术成果与消防监管工作深度融合,切实把好火灾风险的“第一道关口”。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区消防安全的重视和积极建议,以及对消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嘉兴市南湖区消防救援局
2025年7月22日
(联系人:刘龙 联系方式:83839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