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即将迈入初中的新生顺利实现“小升初”过渡,加强家校协同育人,8月16日上午,凤桥镇中学精心组织召开新七年级家长见面会。本次会议分为三个阶段,学校领导、学科教师代表与全体新生家长齐聚一堂,共话成长,共谋教育良策,共同开启一段温暖而充满希望的育人旅程。
第一阶段:走进校园,共绘育人蓝图
副校长汪长君介绍学校办学理念、师资力量、教学成果及校园文化,并结合初中阶段学科设置、学习节奏的变化,为家长分析了小升初衔接的关键要点。他强调:“初中是知识体系构建与学习习惯养成的黄金期,家校需形成合力,助力学生适应新挑战。”
副校长蒋青以“以德育为帆,护航成长新起点”为主题,详细解读了学校德育活动框架及常规要求。从文明礼仪、班级管理到安全教育,蒋校长通过案例分享,引导家长关注学生品格养成,共同营造有序、温暖的成长环境。
第二阶段:学科引领,赋能成长启程
五位文化课教师代表依次登台,结合学科特点,围绕“如何适应初中学习”这一核心话题,带来专业、实用且富有前瞻性的指导建议。
语文组郑礼刚老师:解读初中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主要教学任务,提供了相应学习方法指导、家校协同建议和创新性教学举措,建议家长们鼓励孩子广泛阅读、勤于练笔,提升文学素养。
数学组陆轶群老师:结合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差异,揭示初中数学在抽象性、逻辑严谨性、综合应用能力上的显著提升,提出"基础巩固-思维进阶-习惯重构"三阶应对方案:通过代数概念预习、几何图形探究、逻辑谜题训练及家校共育的暑期思维营,助力学生完成从“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跨越。
英语组邱红老师: 分享“词汇语法前置学习”“错题电子化管理”“兴趣驱动输入”等高效学习方法,倡导家校建立“问题导向沟通”与“成长型思维反馈”机制,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内驱力。
科学组吕丽君老师: 以实验探究为切入点,揭示初中科学从生活现象认知到系统原理探究的转型,提出"实验探究-理论推导-定量分析"三维能力培养方案,家长需转变角色为过程引导者,通过科技新闻讨论、科学场馆参观营造家庭科学氛围,构建家校协同的创新育人模式。
社会组陈璎老师:聚焦历史、地理、法治等跨学科核心素养,强调地图判读、时政分析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鼓励家长利用博物馆研学、社会热点讨论等形式,拓展孩子的视野与思维深度。
教师们的分享内容详实、方法新颖,现场家长认真聆听、频频点头,不时用手机记录要点,掌声此起彼伏,气氛热烈而专注。
第三阶段:同心同行,共育未来新人
学校党支部副书记许文正作总结讲话。他通过一段温情满满的学生成长纪实视频,带领家长直观感受初中阶段孩子在心理、社交、学业等方面的显著变化,并围绕“如何做一名智慧型家长”,提出三点真诚建议:倾听与尊重,关注孩子情绪波动,建立平等对话;陪伴与示范,以身作则培养良好习惯,如阅读、时间管理;协作与信任,主动沟通教师,形成教育共识。许书记真挚而富有温度的分享,引发家长强烈共鸣,多位家长表示“受益匪浅,对家校合作更有信心”。
家校同心,育见未来。此次家长见面会,不仅是一次信息的传递,更是一场情感的联结与教育理念的共鸣。它成功搭建起家校沟通的桥梁,为新七年级学生的顺利启航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家校共育机制,以专业与温度陪伴每一位学子成长,携手书写教育新篇章!(撰稿人:汪长君;终审: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