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南湖区在中央、省级、市级媒体上刊发报道131篇(条),其中23篇为中央权威媒体发布;《浙江日报》10篇,浙江卫视6篇,浙江之声2篇,《嘉兴日报》头版23篇。重点配合央视、《人民日报》、浙江卫视等主流媒体,做好建强主城区、七夕文化周活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营商环境优化等主题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
重点稿件如下:
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8月16日播出《历史街区焕活新地标 驿站升级民生温度》。节目中提到,与南湖红船隔水相望的旧厂房与仓储区,曾是嘉兴绢纺厂等老工业企业的聚集地,一度长期闲置。为此,嘉兴市启动南湖天地特色商圈更新项目,依托南湖红色文化底蕴,将旧厂区打造成集历史文化、商业活力、生态休闲于一体的城市新地标。
央视少儿频道《新闻袋袋裤》8月19日播出《穿越百年 星河启航 儿童剧〈红船·星河〉精彩上演》,点赞由北京、嘉兴等地少年儿童共同演绎的大型原创儿童剧《红船·星河》在中国国家话剧院上演。节目中提到,这部剧以嘉兴南湖红船为艺术原点,主人公星星和红船上的女孩欣欣开启了一段穿越时空的奇遇,搭乘着红船,小观众们跟随主人公遇到了甘于奉献的小红军、渴望自由的小萝卜头、守护集体的草原英雄小姐妹等一个个我们熟知的英雄人物。此外,中国新闻网、《浙江日报》等媒体也进行了相关报道。
《人民日报海外版》8月9日报道《暑期观影热 消费显活力》,点赞南湖区在暑期档电影热映的同时,各类观影方式、影片周边产品也在不断创新,拓展了相关文娱消费的边界,为暑期档观影增添新意。
《工人日报》8月26日头版报道《做好准备迎开学》。报道指出,8月24日,在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一家商场,家长带着孩子选购学习用品。此外,《中国商报》也进行了相关报道。
《工人日报》8月10日报道《夏日烟火集助力夜经济》。报道指出,8月7日,年轻人在嘉兴市南湖区辰溪里商业街区的市集唱歌。近期,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各大商圈和历史街区全域铺开夜经济活力场景,开展各具特色的夏日烟火集,通过举办特色市集、小吃排档、露天音乐会、游戏互动等活动,吸引市民走出家门,感受夏日活力。此外,新华网、央视网、人民网海外版等媒体也进行了相关报道。
《工人日报》8月8日刊发报道《老旧厂区变身城市新地标》。报道指出,8月7日,一些年轻人在嘉创湾花园式产业园区的气球派对商店内开展团建活动。今年以来,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创新盘活老旧工业遗存,将一处国营老厂区改造为融合创意、美学的城市新地标——嘉创湾花园式产业园区。该园区保留了原来的水塔、老厂房等工业元素,吸引了多家创新型企业及餐饮、文创商店聚集,打造新消费场景。此外,新华网等媒体也进行了相关报道。
《农民日报》8月27日刊发报道《一颗水蜜桃背后的共富“甜蜜经”》。报道指出,从一颗桃的精耕细作,到农文旅融合的全链条发展,凤桥镇的“甜蜜事业”不仅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更以看得见的产业成果,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的动力。
人民网8月27日刊发报道《浙江嘉兴开展七夕文化周活动》。报道指出,8月26日,嘉兴市南湖区月河历史街区开启七夕文化周活动,推出七夕许愿树互动、青年交友、文创市集等活动,为文旅市场注入动能。此外,新华网,光明网、《兵团日报》、《每日商报》、中国经济网等媒体也进行了相关报道。
新华网8月26日报道《浙江嘉兴:升级“清凉驿站”守护高温下的户外劳动者》。报道指出,近期,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升级打造的38个工会驿站投入使用,为高温下的户外劳动者筑起“清凉防线”。工会驿站配备了空调、冰箱、饮水机、微波炉及血压仪等设施设备,还设有电瓶车换电服务。此外,中工网也进行了相关报道。
中国新闻网8月21日报道《探访浙江“蜗牛之乡”:小蜗牛“爬”出大产业》。报道指出,8月20日,蜗牛在养殖基地内进食。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是中华白玉蜗牛的主产区。近年来,该区域通过标准化养殖和现代化深加工,将蜗牛产业从农户散养升级为全产业链模式,成为国内最大的蜗牛生产基地,形成从饲养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年产近四百吨、年销约两百万袋,占全国市场的70%以上。
《浙江日报》8月6日头版报道《嘉兴加速布局未来产业》。报道指出,位于南湖区的恒敬合创生物医药公司研发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重组蛋白的技术平台,可生产目前世存全球生物药三分之一以上的品种。
《浙江日报》8月26日头版报道《嘉兴打造“诗画江南”金名片——持续擦亮“秀水泱泱”生态底色》,点赞嘉兴正用创新实践书写着生态环境与经济协同共生的时代答卷,采用穆湖溪降浊活水场站助力水生态修复、南湖区新丰镇竹林村从养猪村发展为旅游景区等案例。
《浙江日报》8月5日报道《五大消费场景让你“嘉倍清凉”》,点赞南湖天地美食首店带动消费活力。报道指出,阿萨中东料理、七条鱼日本料理……每逢午市、晚市的用餐时间,嘉兴市区的南湖天地新入驻的首店,都会成为新晋“排队王”。“椿山川”在南湖天地布局浙江首店,用更符合南方口味的川菜打开嘉兴人的味蕾。此外,浙江卫视也进行了相关报道。
《浙江日报》8月21日报道《记者和嘉兴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一起拍摄纪录片——镜头流转,讲好中国故事》,点赞由楼恒瑄、梅哲涵等19名学生组成的“读懂中国”暑期社会实践团到嘉兴南湖社区深度访谈“红色收藏家”徐祖福。
《浙江日报》8月21日报道《文化建设“八项工程”专题宣讲南湖畔开讲 青年说给你听,入脑又入心》,点赞“大学生讲总书记故事”——文化建设“八项工程”专题宣讲活动在嘉兴市南湖区东栅街道的“益甪同行”青年学习驿站开讲。
浙江卫视《新闻深一度》8月1日播出《陈祖亮:从“训练标兵”到“乡村振兴带头人”》。节目中提到,在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金章村的这间工作室里,不少村民正在跟着区里派驻的文化特派员学习绘画。几笔勾勒,大家面前的画板便初具雏形,这是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陈祖亮特地为村民们打造的生活新空间。
浙江卫视《浙江新闻联播》8月29日播出《“光明影院”无障碍电影公益项目拓展推进活动在嘉兴举行》。节目中提到,“光明影院”无障碍电影公益项目拓展推进活动在嘉兴举行,活动通过在电影对白和音效的间隙插入画面的声音讲述帮助视障人士欣赏电影。项目将扩大试点范围,让更多视障人士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此外,浙江之声也进行了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