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3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9-05 14:14 信息来源:区经信商务局

关于对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35号提案的

   

 

尊敬的黄杰委员:

您在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打造科技创新生态链加快形成科技创新高地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对南湖区电气行业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就产业链协同、专精特新集聚、园区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了客观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意见。我们高度重视该提案,对此进行了专门讨论及上门走访,也对接了区委组织部,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区市场监管局,区自然资源规划分局,区税务局等有关部门,现答复如下:

一、针对第一条建议方面

一是拓宽成长通道,建强梯度培育矩阵。优化完善上规、上新、上市的进阶路径,进一步梳理充实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领航企业五级梯度培育库,分级分类实施有进有出动态管理,加快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雁阵型企业梯队。目前累计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3家,重点小巨人”8家,总数、占规上工业企业比重均居嘉兴市第一。

二是健全发展机制,激活创新驱动优势。充分发挥大院大所集聚优势,联合9家科研院所和分布在重点产业链的100多家企业组建产业科创人才雁阵联盟,推动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创新成果转化。2025年以来,共举办南湖区重点行业对接会、各类产业链对接活动9场,面向百余家重点企业开展供销互助。着力打造拆不散、搬不走、压不垮的产业集群。南湖区功率半导体产业入围2024年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三是强化增值服务,厚植企业发展沃土。用好企业服务中心、专精特新企业服务e站、涉外法律服务站等平台载体,组建六大专项服务团,为企业提供店小二”“保姆式暖心服务。联合长三角(嘉兴)专精特新企业服务基地等专业机构,常态化对全区专精特新企业科学诊断、促进精准提升。加大人才政策宣贯力度,推动人才政策直达快享,今年以来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项辅导,覆盖企业60多家。

二、针对第二、第三条建议方面

一是发挥链主企业带头作用。推动行业龙头企业支持专精特新企业融入创新链、产业链与供应链,参与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示范,形成产业链协同创新格局。加强协同研发攻关,深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进程。加强前瞻性布局,专注于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研发。加强重点行业龙头企业突破颠覆性技术的同时,鼓励专精特新企业等创新主体揭榜,激发创新活力,加大研发投入,努力成为行业的链主企业,开发出更多标志性的产品,并制定引领行业的标准,从而促进产业链上大中小企业的融合创新。二是建好创新创业生态圈深化中国南湖青创城建设,为青年人才创业提供包含基础保障、创业资助、发展支持、服务赋能等在内的多项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创业导师作用,为企业提供投融资、财务管理、法务规划等创业辅导,赋能项目发展。组建南湖科创基金,重点投资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科技项目,2024年投资科创项目6个(含子基金一个),投资金额3400万元。打造全省首个投贷保联动项目,累计为590家科技型企业提供科技贷款72.71亿元。三是以资本保障解决企业后顾之忧。立足专精特新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加快构建连续稳定可持续的融资支持体系。发挥政府基金引导作用,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投资和赋能力度。加大金融支持,鼓励通过担保业务奖补、贷款风险补偿、贷款贴息、风险分担等方式,为企业提供特色化融资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企业在债券市场融资,推进专精特新企业上市一件事集成办理。支持专精特新上市企业开展融资和再融资。积极引入战略投资,国有资本参股可以有效降低专精特新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扩大债务融资规模,鼓励国有大企业战略投资发展潜力大的专精特新企业。

三、针对第四条建议方面

一是要高标准建设园区。深入谋划园区高标准、高端化建设方案,加强建筑布局、风格、色彩、景观绿化、天际线等风貌管控,合理提高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实现专精特新特色园区风貌与城市展示面相协调,按照产城融合理念进行统筹开发建设。统一集中布置园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配备交通、消防、安全、生态、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和科研中试、商务办公、共享仓库等生产设施。二是要高质量引育项目。探索多类型项目引育模式,聚焦创新驱动型,依托清华长三院、南湖实验室等科研机构,探索城区孵化+城外产业化跨区合作模式。聚焦总部带动型,加强链主企业对链上配套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发展。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单独或者多家联合开发建设,吸引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集中入驻。聚焦厂房定制式招引模式,鼓励国资参与,建设定制式厂房以整体性移交或部分性合作的利用模式,或根据项目招引情况以量体定制建设园区。三是要高水平运营园区。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原则,建立运营机构、入驻企业、属地政府联合管理机制,引入专业化的运营管理团队,实行市场化运作,承担投运、招商、咨询等功能。推动建设智慧园区,打造数字技术与园区发展融合应用场景,在企业运行、人员管理、交通物流、消防安全、环保能效等重点领域实现数字化管理。鼓励建设工业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设立服务事项代办处,为项目落地提供全过程服务。

四、针对第五条建议方面

一是大力开展招聘活动。组织辖区内重点引才单位赴甘肃、湖北、上海、安徽等地开展智汇南湖 职等你来”——嘉兴南湖校园引才系列活动,2024年以来共组织开展19场,助力区内专精特新企业人才招聘。建立政校合作长效机制,在福州理工学院、嘉兴南湖学院等新建2家高校引才工作站。会同嘉职院深入推进南湖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建设,加快培养智能制造领域技能人才。二是加强高层次人才招引。深入谋划重点领域专项人才政策,从顶尖人才引进、强化创业支持、支持人才流动等角度,完善人才政策保障体系,为人才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积极落实嘉兴市“550”政策、南湖区人才服务十六条意见,近三年累计发放各项人才补助超3.6亿元,惠及人才1.2万余人。三是完善人才服务。持续开展星耀南湖·菁英汇系列活动,做大做强湖畔有约”“部长有约”“才趣南湖等品牌IP,持续擦亮人才服务品牌。坚决落实全区人才企业走访、微电子产业课题调研走访等部署安排,开展中小微企业法律法规及涉企人才政策宣贯活动,了解区内重点企业生产经营现状以及人才引进需求,积极为企业匹配合适的海外人才资源和人才政策支持。今年以来,累计走访重点人才企业60余次。邀请行业领域专家开展国家级、省级重点人才项目申报辅导会4场,进一步提升申报材料质量,增强竞争力。

最后,感谢对区经信商务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嘉兴市南湖区经济信息商务局

2025718

 

南经商函〔2025〕7号 关于对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35号提案的答复-黄杰.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