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57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9-05 14:17 信息来源:区经信商务局

关于对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57号提案的

   

 

尊敬的张为国、褚林峰、杨叶军委员:

你们在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发挥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作用助力南湖区跨境电商发展的建议》、《关于新形势下促进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的建议》和《关于促进南湖区跨境电商跨越式发展的建议》已收悉,首先感谢委员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你们的提案分析到位,意见建议极具指导性。我们对该提案很重视,进行了专门讨论,并开展了专题调研,现答复如下:

一、近年来所做工作

一是实施平台增效行动,提升跨境电商平台能级

聚焦国家级电商产业园、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省级跨境电商直播示范基地三园合一产业优势、政策优势、服务优势,园区已构建产学研合作直播+头部链主企业示范带动+多要素一站式出海服务保障的发展模式。深化跨境电商园区空间布局,着力构建跨境电商区域集聚发展空间。深化综试区(南湖园区)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一园两核战略布局,启动建筑面积超1万平方大楼启红大厦作为南湖区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飞地,招引跨境电商及配套产业商家入驻,形成跨境大卖家、跨境平台企业、技术服务商、海外仓、供应链金融、涉外法律服务、跨境运营等基础配套企业在园区集聚发展态势。同步,打造跨境电商直播运营基地,总投资超300万元,建设集跨境电商数字展厅、选品中心、AI数字人体验区、公共直播间、培训中心、行业组织办公室、座谈沙龙洽谈室等为一体的公共服务空间,打造南湖区跨境电商产业服务中枢,形成展示-培训-选品-交易全链条服务体系。

二是实施主体提能行动,增强跨境电商国际竞争优势

头部链主引领,打造大平台+产业链协同体系,实施龙头企业引育计划,引进唯今国际、大道谷仓、国贸云商等年交易额超千万美元的链主企业,带动服装、箱包、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带集聚。建30类跨境选品目录,推动30余家本土企业对接亚马逊、阿里巴巴国际站等数字化平台,形成龙头企业+配套服务商+产业带工厂的链式协同模式。例如,大道谷仓依托箱包产业带优势,2025年预计可实现跨境出口额突破1亿美元,带动周边20余家配套企业转型出海

三是实施生态赋能行动,打造跨境电商发展硬核支撑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直播电商人才培育模式。联合嘉兴大学、南湖学院等高校共建跨境电商产业服务示范基地,开设直播运营”“跨境选品等定制班,构建企业需求高校培养-实践实训闭环。2024年以来,已促成10家重点企业与高校开展人才定向对接,输送专业人才200余名。引入AI技术赋能直播场景,建设“AI直播+产业带试点基地,支持企业应用数字人主播、大模型智能客服,降低人力成本40%以上。同时,搭建共享直播间、培训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今年以来累计开展跨境直播实战等培训13场次,覆盖企业超100家次。

四是实施服务保障提升行动,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

完善跨境电商服务商体系,推动打造跨境电商服务一站式驿站。以电商园一类事改革为契机,建设电商园企业服务中心和电商园特色驿站,不断构建完善的平台服务体系。通过发挥跨境电商产业联盟、运营中心服务作用,提供跨境电商业务咨询、政策推广、中介等增值服务,同步提升注册、报关、退税、结汇、物流等环节服务效率和信息共享,累计为30余家企业提供各项增值服务90余次,业务办理效率提升50%。发布全省首部《跨境电商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指引》,2024年全年举办10场风险防控培训,帮助企业应对海外商标注册、专利纠纷等问题。联合金融机构推出跨境贷”“退税宝等专属产品,为企业提供汇率避险、供应链融资等服务。

诚如委员们指出的那样,南湖区跨境电商还存在诸多短板和问题,一是人才培育与留存难题突出。区域内外语 + 跨境直播+电商运营复合型人才缺口大,“T人才尤其稀缺,制约企业出海转型。周边城市虹吸效应显著,本地优质人才流失严重,企业陷入培育流失 再培育恶性循环,用工成本增加。二是传统企业跨境触网阻力加剧。国际市场需求收缩、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使外贸企业转型成本飙升。部分传统工贸企业供应链数字化水平低,管理层缺乏平台运营经验,利润空间压缩。三是园区服务生态尚未形成闭环。跨境电商园区以小微企业为主,龙头企业匮乏,产业链配套不足,服务分散。政务服务与供应链服务未整合,企业出海流程繁琐,缺乏专业指导,应对贸易摩擦能力弱。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结合委员们的建议,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外开放重要论述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相关工作举措如下:

一是聚焦空间扩容,打造跨境电商产业新高地。以国际电商园中心(四通地块)项目为战略支点,总投资20亿元打造国际级产业载体,规划建设电商总部基地、产融结合服务中心、数字经济创新人才基地及商务休闲配套功能区,构建四位一体产业生态圈。同步推进园区有机更新工程,通过收购一批老厂房、改造一批旧资产、谋划一批空置地块、投运一批新项目等方式,重点实施四个一批空间再造计划,力争三年内园区可实现新增产业空间约20万平方米,形成智造-仓储-物流-平台-卖家-售后全链条闭环生态。

二是强化创新驱动,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成立一支跨境电商产业基金,设立跨境电商服务体系,加强对跨境电商大卖家、运营平台、直播机构的招引与合作,推动形成龙头引领、链式协同”“直播+平台+跨境电商+海外仓的融合发展模式,力争全年引进跨境企业15家。同时,有效发挥政策撬动作用,对企业入驻第三方平台或建立独立站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方面,给予一次性最高2万元奖励。对于企业开展境外推广方面,给与最高10万元奖励。对跨境电商专业培训方面,给予一次性最高5万元奖励。

三是突出能级提升,构建发展矩阵。创新打造"跨境服务联盟",联动海关、税务、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企业"出海"护航协同机制,形成"问题归集-联席会商-跟踪督办-效果评估"全周期服务闭环,重点破解企业通关效率、退税周期、知识产权等7大类发展瓶颈。搭建人才实训基地,实施"跨境菁英"培养计划,联合高校开发跨境直播、海外仓运营等专项课程年培育专业人才力争超300人次。完善"载体支撑+要素聚合+品牌培育"协同体系,设立跨境电商品牌出海中心,三年内预计重点培育跨境电商名牌企业超5家;搭建数字营销公共服务平台,集成海外流量监测、多语种智能客服等12项赋能工具。力争两年内实现园区企业入驻率增长60%,建成具有全省影响力的跨境电商省级园区。

最后,感谢委员们对南湖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嘉兴市南湖区经济信息商务局

2025722

 

(联系人:裘传林  联系电话: 82838162

南经商函〔2025〕8号 关于对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57号提案的答复-张为国、褚林峰、杨叶军.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