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97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9-05 14:26 信息来源:区经信商务局

关于对区政协五届次会议第97号提案的

   

 

尊敬的俞培斌委员:

您在政协南湖区五届四次会议上代表经济界别所提的《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提案已收悉,衷心感谢您对我区制造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的关注支持,提案内容中针对当前我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存在的困难和瓶颈剖析透彻,提出推动数实融合的意见建议对我们开展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此,我们进行了专题研究。现就相关工作答复如下:

一、目前我区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南湖区奋力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全区数字经济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一是数字产业发展壮大。目前全区共有规上数字经济制造业企业74家,1-5月新增上规3家,完成规上数字制造业增加值20.80亿元,同比增长11%;目前全区共有规上软件信息服务业企业25家,1-5月新增上规4家,完成营收9.10亿元,同比增长30%,增速列全市第3

二是两化改造提质提效。实现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1.0全覆盖,2024年全市两化改造赛马得分第一,获得市级两化专项资金4400万元,累计组织区内300家规上企业开展数字化2.0水平提升。

三是数字基建提速推进。积极推进多杆合一,目前全区累计建成开通5G3000余个。依托中航信云数据中心,建成16个机房模块,机柜数达2080个。依托移动运营商,在全区建成节点数据中心27个。累计培育省级制造业云上企业7家、省信息消费体验中心1家。

四是数字企业雁阵培育建立完善数字制造业企业清单,目前数字制造业规上企业共计74家,今年以来新增上规企业3家;建立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上规培育清单,今年以来新增上规企业4家。鼓励企业登高晋级,累计培育国家级首版次软件1家、省首版次软件5家,数量列全市第一。

二、前阶段推动数实融合所做的主要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大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强化技术融合,激发创新活力瞄准数字经济前沿技术,进一步加快院地合作、院企合作。南湖区与复旦大学化学系签订合作协议,探索学校-政府-企业哑铃型校地企合作模式,与嘉兴南湖学院合作成立人工智能现代产业(人才)学院,加速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场景落地,南湖数据发展集团携手重庆理工大学成立重庆人工智能数据研究院,深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闻泰通讯与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共同建设浙江省柔性电子技术创新中心,开展新型固态激光雷达等关键技术研制,入选省领雁计划项目。2024年新增揭榜挂帅企业关键技术榜单66个,总榜额3349万,揭榜38个,揭榜额2485万。

(二)推动要素融合,夯实数据底座推进多杆合一5G数字特型塔等新型建站方式落地,攻克5G基础疑难站点54个,累计开通5G基站3000余个,建成35G数字特型塔,5G网络行政村覆盖率位列全市前茅。发布总规模5亿元的南湖数据产业专项基金,已吸引360、深信服、T3出行等40余家优质数商入驻。成立南湖数据发展集团、国信卫士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南湖研究中心等运营和研究主体,完成第一张数据资源持有权证书的登记。落实省级DCMM贯标试点区域建设任务,卫星化学、易迪希2家企业获评省级试点,泰格数据、嘉兴数字城市实验室等10家企业启动贯标。

(三)深化两业融合,打造产业生态。推动“Ai 在南湖智农在线应用建设,以北斗+5G基站模式实现厘米级定位,实现智慧大棚农作物精准化、智能化、自动化管理,全区目前推广拖拉机辅助驾驶系统83套,插秧机辅助及作业监控系统30套,农用无人机保有量已达176台,涉及农业企业18家。立足微电子、智能装备、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优势,厚植研究院经济,构建管理创新等四项融合发展机制,培育龙头骨干企业等五类融合发展主体,重点打造“345”两业融合试点建设体系。深化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推动九识智能项目落地和应用场景拓展,颁发无人车道路测试牌照30张,助力企业快速发展。新增省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1个(卫星化学),累计培育浙江数商2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0家、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15家。

(四)实施两化改造,突出数智赋能。出台《南湖区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改造提质提效实施方案(2024-2026)》,创新细分行业链式推广法,排摸产业链上下游图谱,建立企业库、项目库、政策库,上半年完成两化改造项目225个,1-6月拉动技改投资41.28亿元,目标完成率91.7%,实现节约用能2万吨标煤,目标完成率66.7%,上半年新增国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家,2024年全市两化改造赛马得分第一。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7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省级未来工厂1家、省级绿色工厂9家、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8家。

(五)推动平台提能,激发发展动能南湖云创小镇获评省级数字经济产业园,智能物联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协同区提速发展,目前集群共有规上企业42家,其中上市企业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2家,1-5月完成营收84.7亿元。布局以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应用技术研究院老两院,中电科南湖研究院、南湖实验室新两院为引领的“2+2+X”创新矩阵,大力发展研究院经济,形成一成果一企业的业态模式,南湖实验室创成全国重点实验室,清华柔电院柔性电子技术中心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运营,全区R&D支出占GDP比重连续十五年列全市第一,2024年荣获浙江省科技创新鼎

三、推动数实深度融合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提案内容中所提的意见,继续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推动数字经济创新提质。壮大数字产业,制定软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出台人工智能专项政策,建立数字企业培育库,力争规上数字制造业增加值增速10%、规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增速20%以上。强化产业载体,提速发展智能物联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全年营收180亿元以上,加快无人驾驶道路测试应用,颁发无人车道路测试牌照40张以上。推动科技城人工智能产业带、余新无人机产业园、凤桥交通小镇等园区平台提档升级,争创省级数字经济产业园、数字楼宇1个以上。推动企业进阶,按照培育一家、成熟一家、入统一家的原则,加快数字制造业和软件服务业企业升规,推动禾润电子、凯乐士上市,培育省级首版次软件产品1个以上,新增数字制造业上规企业5家以上、软件服务业上规企业1家以上。

(二)推动两化改造提质提效。谋划召开两化改造推进会,总结回顾2024年和今年上半年工作情况,布置下半年重点工作。对接省、市专家资源,围绕两化标杆培育库开展点对点辅导,力争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未来工厂试点企业1家、省级绿色工厂2家。梳理一批AI技术在制造业两化改造方面的应用场景清单,加快培育一批人工智能标杆企业、典型应用场景、数智优品AI服务商,力争新增省级人工智能试点企业2家以上。

(三)加快数字人才队伍建设。转变传统的人才引进思维,会同相关部门共同收集市本级数字经济相关专业嘉兴籍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举办嘉兴籍学子南湖行活动,积极提供大学生在假期中的实习、见习、服务的机会,持续增加嘉兴籍毕业生与嘉兴发展的粘合度。推进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人才工程选拔培养。大力实施精英计划,组织主体参加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活动,为主体寻找引才机构提供渠道支持,着力培养一批市领军人才。

(四)加强数实融合要素保障。用足、用好高质量政策、两化改造政策、人工智能政策。围绕数字经济关键和前沿技术领域,发挥政策效应,集聚一批优质项目和高端人才。针对企业改造需求,完善第三方机构服务商专家库,为企业提供指导服务;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对数字经济重大项目落地实行一事一议支持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激励作用,健全政府、企业、市场三合一政策体系。

最后,非常感谢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一如既往关心和支持南湖区经济工作,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之首善之区而不懈奋斗!

 

 

 

嘉兴市南湖区经济信息商务局

2025721

 

(联系人:黄晨旭  联系电话:0573-82838580

南经商函〔2025〕15号 关于对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97号提案的答复-俞培斌.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