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嘉兴市第二届“主播达人秀”暨优秀网络主播展示活动中,沈王(@禾城阿呆环球自驾)凭借曾自驾“浙F”车辆穿越50个国家的经历,将嘉兴故事与南湖声音传遍世界,荣获文化传播赛道一等奖。
将中国文化传播到全世界,将南湖故事讲给全世界更多人听的,远不止一个沈王。近年来,南湖区委统战部及各镇(街道)积极借助留学生、华侨、华裔以及出境工作人员和游客,联合学校与企业,以多元方式传播中华文化,传递中国温度。
今年8月29日,南湖区第八届月河七夕文化周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月河·月老杯”爱情诗大赛颁奖典礼在月河历史街区举行,共有1520名海内外作者投递4800余首作品,其中中国台湾地区投稿500余首。多年来,这一活动已成为新嘉街道乃至南湖区的文化品牌,每年吸引两岸大量诗作者参与,为两岸文化交流搭建起浪漫桥梁。
红色文化是南湖区的独特瑰宝。南湖区依托基层侨胞之家等平台,举办红色故事分享会、红歌传唱等系列活动,并通过“寻根南湖”项目,借助侨眷和侨胞将红色基因与家国情怀传递至海外。
南湖非遗文化同样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今年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上,第十四届中国掼牛争霸赛(国际级)闪亮开场,来自5个国家的6名国际选手与中国选手共同参与,学习感受非遗文化,促进中外文化的友好互鉴。
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掼牛”、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南湖船拳”和嘉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样刀”3项非遗早已广为人知。在解放街道的支持下,这三者的保护单位海华武馆曾受邀赴新西兰进行文化交流,向当地毛利族民众展示了这些非遗武术项目。
同为“武林中人”,南湖街道新联会小组成员、嘉兴查拳第五代传承人韩忠祥的弟子,在美国休斯敦开设中国功夫培训班,吸引了众多外国学员,并多次参与当地节庆演出。
南湖特色浓郁的文化出海项目还有南湖菱的“多样开发”。解放街道组织海外游客和留学生体验南湖菱采摘与相关手工制作,南湖菱文创产品多次亮相海外展会,成为传播南湖文化的生动载体。
教育和艺术交流同样成果丰硕。嘉兴市秀城实验教育集团与香港沪江小学持续3年开展深度合作,搭建起文化共鸣、教育共享的友谊之桥。民革党员何剑伟应邀赴马来西亚参加“魅力乔治市国际艺术节”,荣获“文化卓越贡献奖”,并现场为当地民众创作肖像漫画。南湖籍华侨、澳大利亚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邹亦农常年旅居墨尔本,通过各国画展持续向世界传递东方美学。
在流量时代,短视频成为文化出海的热门载体,也被南湖区多个镇(街道)统战部门广泛运用。例如,建设街道在打造蠡园·盐谷众创空间过程中,街道统战部门主动对接,引进乐栩集团,其旗下根号叁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专注于短剧行业,投资建设长三角(嘉兴)影视直播双创基地,并推动影视短剧成功出海印尼。